返回 顶部

老年人投资理财应警惕高回报低风险陷阱 中国老龄协会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警示案例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3-03-23
字号: [小] [大]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3-03-2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王亦君)中国老龄协会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警示教育案例。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掌握全国涉老案件动态发展趋势,把握案件类型和特点,深入了解老年人权益保护领域的痛点难点,中国老龄协会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开展了2022年度全国涉及老年人案件情况研究并形成专题报告。研究显示,2022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且裁判文书已公开的涉老案件总数为32.59万件,其中,民事案件32.38万件,占比99.34%;刑事案件2128件,占比0.65%;行政案件38件,占比0.01%。在此基础上,经相关专家学者评审,推选出2022年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警示教育案例。

  本次发布的10件案例中有老年人监护、居住权、交通出行、婚姻彩礼等,也涉及电信网络诈骗、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适老化改造、老龄金融理财等方面的案例,具有一定典型性、警示性、教育性。

  警示教育案例中,有一件涉及老年人投资理财。麦某是某银行支行的理财产品客户经理,老年人高某长期通过麦某购买相关理财产品。麦某在该支行工作期间,为填补自己投资亏损,向高某等虚构该银行有高利息、保本理财产品,并出具伪造的理财凭证和理财购买记录,诱使高某等将账户内资金转入其亲属名下的银行账户,再转入其账户用于投资高风险理财产品等。

  2022年,麦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高某认为,基于对麦某银行工作人员身份的信任,且购买场所在银行支行内,银行存在对员工监管不完善的过错,故要求银行赔偿经济损失2891784.14元及利息。

  法院认为,被告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未对其经营场所及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导致其管理人员利用经营场所和办公设备长期反复多次从事犯罪活动,致使多名老年人被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酌定银行应当就高某财产损失的20%承担赔偿责任,驳回高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本案提醒,老年人在投资理财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言,警惕高回报低风险的投机理财陷阱。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投资需求,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加强对其经营场所及工作人员的管理,规范向老年群体销售金融产品的行为。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金融机构监管,加强对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教育,完善纠纷多元处理机制,构建完善的老年金融消费保障体系。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