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理论周刊丨推进城市更新,为何要留住“烟火气”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06
字号: [小] [大]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4-08-06

让城市更新更有温度

□ 李 朝

当前,城市更新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如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城,所以盛民也。”意思是民乃城之本。城市如此,城市更新亦如此,都是以人的“宜居”和“乐居”为旨归。

城市更新是从城市肌体到精神的全面更新,既有物质层面的提升,又有精神层面的满足。这种满足既要有高度,又要体现温度,一种民生温度。也就是说,城市更新,不仅要彰显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治理水平,也要彰显宜居程度和民生底色。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民生温度作为城市更新的“新指标”,在厚植民生底色上作出更多努力。

“城市更新”这一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2021年这一工作开始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的精心部署和大力推动下,我国城市更新总体正在稳步扎实推进。从住建部公布的数据看,2023年全国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6万个,完成投资2.6万亿元,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惠及2200多万居民。包括加装电梯3.6万部,增设停车位85万个,建造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2.1万个,改造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建设口袋公园4100多个。山东也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工作。2023年以来,全省先后推出两批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2023年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开工72.51万户,新建各类公园及街头游园1013个、城市绿道572公里,整修管线4432公里,加装电梯2234部,新增停车位8.5万个、汽车充电桩3046个、便民服务设施1318处。这些数据清晰地反映出全国以及山东城市更新的进展情况,同时,也凸显出城市更新惠民生、暖民心的内在特征。可以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仅是城市新陈代谢的提升工程,更是面向民生的治理工程。在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地下管网、公共设施、园林绿化,让“老城”展“新颜”的同时,也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对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推动城市持久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城市更新是发展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它直面市民的诉求和民生福祉,需要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人民城市理念体现在城市更新的方方面面,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更新的根本目标。我们要努力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回应市民的关切和期待——

第一,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更新的始终。从实践来看,城市更新包括城市体检、过程参与、利益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综合管网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这些都要最大限度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居民充分参与,把居民意见作为旧改施工、监理、验收的重要依据,真正让市民的利益和期待有“着落”。比如,在城市体检中,要基于市民生产生活的需求,查找城市要素、结构、功能各系统存在的短板问题。对城市更新中的诸多利益诉求,不管是两难选择,还是众口难调,都要善于换位思考,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更多地运用法治思维和创新举措破解难题。

第二,立足市民的“急需”和“刚需”寻找“更新点”。聚焦居民的需求,尤其要关注市民在居住条件以及生活环境方面的急难愁盼,“哪里不行改哪里,缺什么就补什么”。通过增设施、补短板,对功能品质进行优化提升,包括加装电梯、增设停车场、建造养老托育服务设施,以及铺设综合管网和完善给排水系统等,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加各种绿地绿荫面积和城市公园,增设文化场馆和文化公园等文化设施,拓展公共活动空间;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让市民不但“住有所居”,而且“住有宜居”。

第三,赋能城市更新融入产业发展。更新区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也是彰显温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激活生活空间、文化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同时,要注重拓展城市产业发展空间,配置适合城市发展和民之所需的新产业、新功能,打造新的产业场景,助力产业的优化和导入。更新区的产业提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科技产业,诸如数字产业、智能产业;发展基于城区资源特点的文化产业,通过祠堂庙宇、老字号、老宅子、民居、名人故居以及文物等“活化利用”或保护性开发,创造“宜业”机会,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和就业。

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是城市更新的应有之义。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城市更新要留住城市“烟火气”,积极营造市井文化,保留好市民的在地生活状态。

要更好延续市民生活的“烟火气”。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人情味、市井百态、沟通方式,其背后蕴含的是这座城市的个性、气质、居民生活品质以及幸福程度。留住老城区独具魅力的“烟火气”和生活氛围,让更新融入市民生活日常,是不可或缺的。这意味着,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治理者,应当很好地理解“平凡”“普通”“烟火人家”这些来自普通人的生活逻辑,真正把“人”以及“真实生活”带进更新过程,在城市更新中保留生活真实和烟火状态,更好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要积极为营造市井文化创造条件。有人说,“对于市民而言,生活就是老街坊、老邻居相伴的日子,更是彼此能够记住的日子。”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要注重延续传统邻里社区关系,营造暖巷近邻,厚植“市井文化”,深耕邻里生活场景,让“乡愁”“乡韵”有根基、有依托。营造市井文化离不开物理空间的构建。要注重营造公共交往空间,满足人们接触交往的需要,让市民有情感寄托的港湾,让生活充满浓厚的“人情味”,诸如建设公共文体活动空间,打造公共绿地和街区“口袋公园”等,让市民感情流动有良好的物理空间。

要切实保留好市民的在地生活状态。对于居民而言,在地生活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密码”,是心灵的凭依,也是美好情愫的寄托和归属。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建筑师王澍先生曾说过,“最怕以更新为名,为了商业和旅游,把本地居民全部清空。那些代表日常生活真实性的生长细节里,有一个叫‘时间’的东西,是几年内迅速成型的建筑所难以拥有、也应该保留的城市精华”。从我们对更新街区的调查看,“在地生活”作为一种文化使然,是市民普遍的社会心理需求。要重视保留居民“在地生活”,让居民重拾生活本原,延续原汁原味的在地生活状态,感受到生活的本真与美好,使生活更舒适、更安心、更幸福。

总之,“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城市更新事关市民切身利益,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厚植城市更新的民生底色,让城市更新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促使城市更新更有颜值、更有质量、更有温度。

(作者系山东建筑大学黄河文化和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