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滨州市妇联在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

来源:滨州妇联 发布时间:2025-11-24
字号: [小] [大]   
来源:滨州妇联 时间:2025-11-24


2025年11月19日,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铸就儿童友好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马列坚,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少鹏,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陈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毕曼达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上,滨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海燕作了题为《协同答卷显担当儿童友好谱新篇》的发言。

近年来,滨州市坚持将儿童友好理念深度嵌入品质滨州建设,创新构建“顶层设计—场景落地—产业激活—全民参与”全链条推进体系,以机制创新破题、空间焕新筑基、服务升级暖心、产业赋能提质、社会协同聚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2023年4月,滨州市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2025年11月,滨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做法入选《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报告(2025)》。

机制破题,构建全域协同儿童友好工作体系。顶层设计系统化。连续四年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与城市改革攻坚任务清单。全省率先编制《滨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规划(2026-2030年)》。组织架构高效化。建立“双组长”领导机制,整合38个市直部门力量,配套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六大行动”核心任务与24项具体举措,形成“一把手牵头、多部门协同、全领域覆盖”的推进机制。职能配置创新化。全国首创“编制赋能”,设立“儿童产业科”,并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与促进儿童发展”职能写入16个部门“三定”方案,从机构编制层面为儿童事业发展提供刚性支撑。

空间焕新,打造“一米视角”儿童友好场景生态。多维度场景覆盖。社区层面,打造“5分钟童心生活圈”;城市层面,织密“友好出行网”;专项领域,打造“特色化主题空间”。全社会多元共建。部门协同聚合力,通过专题会议共享信息、凝聚共识;儿童赋权添活力,以“小小规划师”“儿童观察团”等活动形式广泛采纳儿童意见建议;专业赋能提质效,引入领域专业力量;多元参与拓新径,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参与共建共管。截至目前,全市已分层分类打造500余个高品质儿童友好空间。

服务领航,打造全周期儿童友好服务标杆。深化服务保障筑基、家庭教育领航、心理健康护航、托育服务暖心、品牌培育成长、环境优化守护六大行动。创新实施“护童百事”行动,构建覆盖城乡的“1+2411”指导服务体系,实现四级中心(站点)全覆盖,创新推出5条“向幸福出发”家风家教精品线路。打造“心安学校”“心安驿站”服务品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网络。实施“爱禾计划”社区托育公益项目,打造“滨有善育”托育品牌。深耕“儿童友好・城市四季”“公益托管班”“童创未来・共话滨州”等特色品牌,组建儿童观察团100余支,累计开展实践活动300余场,让儿童从“城市受益者”转变为“建设参与者”。开展清朗专项整治行动,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推动儿童信用就医模式,全市104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落地,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大幅提升儿童就医便捷度。

产业赋能,筑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基础。品牌引领。推出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区域公共品牌“品质滨州·儿童好品”,培育26个儿童友好产业品牌,覆盖儿童食品、服装等领域。联盟攻坚。成立滨州市儿童友好产业联盟,首批吸纳57家龙头企业和专业机构,同步组建由19个市直单位组成的联盟助力团。项目驱动。黄河主题儿童乐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中国(滨州)航天文化体验中心、新华文化服务中心等项目加速建设。业态融合。开发“全域研学地图”,推动“研学游+纺织体验”“文化IP+儿童产品”跨界融合。

生态聚力,营造全民参与的儿童友好社会氛围。连续四年参与联合国儿基会世界儿童日主题活动,“点亮城市”“彰显魅力”;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累计刊发报道80余篇。举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展,定期开展儿童友好政策宣讲,创新开辟“码上提”建言通道,累计意见建议2万余份,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未来,滨州将始终锚定“1米高度看城市”核心视角,持续深耕“六大体系建设”主战场,全力打造彰显滨州特色、饱含实践温度的儿童友好城市“滨州答卷”,让儿童友好成为滨州高质量发展最亮眼的“成长标识”!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