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银发经济迎来顶层设计!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龙头企业迎利好
华夏时报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银发经济”首部文件出台!
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简《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意见》是我国首次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发展银发经济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体,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有效实施。银发经济发展意味着养老产业未来发展有更大的空间,也为银行服务养老产业带来机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意见》对相关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及养老产业发展提出了规划和要求,将鼓励培育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支持连锁化、集团化发展。
“培育银发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是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为相关企业带来诸多好处。首先,龙头企业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可以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其次,龙头企业的崛起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最后,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此次《意见》将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聚焦解决银发人群急难愁盼,将扩大和发展养老助餐、居家上门、社区便民、老年健康、养老照护、老年文体、农村养老等七方面的服务。
知名评论家、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解筱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次政策出台释放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福祉和银发经济发展的信号,有利于推动银发经济产业链的完善,提升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水平,同时也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银发经济中来。
事实上,银发经济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银发经济规模大概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左右。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
“目前,我国的银发经济发展情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银发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许多企业开始关注老年人市场,推出了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洪勇表示。
娄飞鹏指出,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老年人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但也存在城乡区域不均衡、产业链条不完整、服务质量不高、与老年人需求匹配度不够高的问题。未来银发经济发展有较大市场空间,需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服务广大居民养老服务需求。
培育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
事实上,《意见》对相关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及养老产业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规划和要求。
为扩大产品供给,《意见》提出,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发挥民营经济作用,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准入壁垒,推动银发经济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
与此同时,《意见》将推动品牌化发展,鼓励培育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支持连锁化、集团化发展。
娄飞鹏指出,龙头企业发展有助于更好完善养老产业服务标准,便于老年人更好做出消费选择,也有利于政府或金融机构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推动银发经济市场发展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
“龙头企业将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通过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它们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形象也可以提升整个银发经济行业的形象和认知度。此外,可以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龙头企业通常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高的技术水平。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和资源整合,可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协同效应,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的养老产业将向产业集群发展。《意见》提出,未来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同时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各类开发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平台,推进银发经济领域跨区域、国际性合作。
王鹏认为,在政策支持下,银发经济市场将更加活跃。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将涌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将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入银发经济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