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善养中国:城市更新牵动民生幸福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2-26
字号: [小] [大]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时间:2023-12-26

  时报时评 王小霞 

   刚刚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通报了我国城市更新的最新进展。今年以来,我国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设施。截至11月底,全国共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  

城市更新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牵动民生幸福,也是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是城市转型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波澜壮阔,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已经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要求下,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推动旧城旧村改造、市政设施和公园城市建设等,加大城市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城市品质。

  然而,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更新并不等于大拆大建,而是要有底线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年7月印发的《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这为各地做好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让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就成为一道现实考题。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的灵魂和记忆,是城市内涵、品质和特色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城市更新要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既能够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也能够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如何在城市更新中以用促保,激发内生活力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历史街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老住户生活较为不便。因此,城市更新一方面要求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在保持传统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补足设施短板,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求要通过培育新功能、新业态,提升城市活力。

  而如何以人为本,建设“有温度”的品质城市则成为必答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比如,在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布局充电设施;在居民健身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将小区空地改建为运动场,等等。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实则体现了城市更新行动的人性化和精细化特征。

  城市更新牵动民生幸福、关乎城市未来。城市更新是在城市脉络里生长出来的,这种更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城市更新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城市的规模、定位、财力等条件因素,合理确定城市更新任务目标,注重把握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新形态,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王小霞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