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是“幸福留言”,帮老人立好遗嘱是持续而长远的事业
一转眼进入寒冬腊月,天越来越冷,可回想公司启动两个月的点点滴滴,心里一阵阵温暖。
我的本职工作是非诉律师,主要是事前规划,用法律知识帮助客户看到他看不到的风险,减少纠纷,避免诉讼。本来与为老服务没有多大的关联,后来,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引起我的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近年来继承案件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没有立遗嘱或者是订立遗嘱不规范产生纠纷,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财产和继承权益,弘扬敬老爱老文化,促进家庭和谐,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3月21日共同发起和主办“中华遗嘱库”公益项目:为年满六十周岁的老年人,免费办理专业的遗嘱咨询、登记和保管。在中华遗嘱库启动二十天就有四五千人排队!而在2017年四月的央视新闻里,这个数据变成了三万老人排队立遗嘱。
可见,遗嘱不仅是一项法律服务,更成为一种社会需求,特别是对老年人而言。目前,中华遗嘱库已经为10万多名老年人提供遗嘱服务,保管着7万多份遗嘱。全国设有天津、广东、江苏,广西、上海分库,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媒体关注和社会热点。甚至吸引了重庆的老人,不远千里专程到外地的分库去办理遗嘱,还写信表达她的感谢之情。这让我产生将遗嘱库引进到重庆的念头,可重庆人民会接受这个新生事物吗?我一个普通法律工作者可以推动这项事业吗?
出乎我的意料,也许是重庆人的开放、豁达。周遭熟悉或陌生的老人得知中华遗嘱库的遗嘱服务后,纷纷称赞,并期待专业遗嘱公益服务在重庆落地。
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经过紧张筹备,这项特殊的专业公益服务项目终于落户重庆,第一登记中心位于渝中区两路口重庆村一号大厦905室,运行两个月来,前往咨询和预约登记的市民络绎不绝。这里每天也上映着普通百姓家庭的悲欢离合故事。
有八十多的老人,老名牌大学毕业,文化程度高,虽然家庭和睦,但很有法律意识,早就有通过遗嘱来分配财产的想法,他在登记中心作了遗嘱登记后,握着我的手笑着说:“用遗嘱确定了将来财产的归属,也避免了给家人留麻烦。让我放下了最大的心事,谢谢您们!也很高兴交到你这位朋友!”
每一次老人的感谢语,都让我们升起一股暖流。帮助老人立好遗嘱,不仅从根源上防范家庭纠纷,而且有助于理顺家庭关系,让老人生活得静心、安心、舒心,从而让老人实现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所以,我们把遗嘱称为“幸福留言”。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做有高度、有温度、有长度的事业。”这也是《民主与法制》杂志的刘桂明主编对我们的寄语。
高度:这是一项让社会安定、全民放心、老人安心的事业。
重庆人口老龄化程度居高,在重庆,五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老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逐渐显现,我们说养老不仅是养身,更贵在养心,维护老年人权益是让老人安心的首要条件。
为此,重庆也即将出台《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以适应老年人对社会保障和服务优待不断增高的期望。我们不仅在维护老人权益保障方面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对社会稳定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帮助老人立好遗嘱,不仅从根源上防范家庭纠纷,而且有助于理顺家庭关系,让老人生活得静心、安心、舒心,从而让老人实现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
温度:遗嘱就是我们的幸福留言。
我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让老人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安排好自己和家人的事情,不给家人留下后患。正如民政部原部长崔凯夫先生的题词所言: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我们传递的是温暖,传承的文化,传接的是精神;不仅是遗嘱库,也是数据库,更是精神祠堂。
长度:持续而长远的事业。
我们的价值观是“公正、安全、专业、持续”!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项工作的性质非常严谨,苦练内功就是为了夯实基础,确保遗嘱服务安全,不仅让财产有序地继承,更让家风有效地传承。
当然,我明白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为老事业,如重庆山高坡陡的地势一般,并非坦途,但山城既然不甘平缓,也拒绝平庸。只要能让更多的老人安心,家人放心,家庭和谐,再难的大山大江也阻挡不了我们为老服务砥砺前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