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再创业,养老服务再升级,老年消费迎蓝海——银发经济青春勃发
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记者 于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地观察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更加追寻自我的生活价值,精神与物质上的消费意愿不断提升。随着老年群体的消费场景逐渐丰富多元,以追求精神满足、物质丰富的高品质银发经济正在不断释放活力。
退休不退场
创业再上岗
“刚创业时,家乡的朋友还专程到长沙劝我放弃嘞!”1月2日,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姜仕对记者说道。
2013年,64岁的姜仕进入农业电商行业,创办农业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惠农网”,以企业对接企业的模式,为农村用户提供水果、蔬菜、畜禽肉蛋、水产、农副加工等农产品的供销渠道。
“大龄创业确实不易,但创业带来的收获感让我幸福满满。”姜仕说。如今,这个当初不被看好的项目在市场表现亮眼。在2023年12月17日至20日举行的“年货节”活动中,惠农网下单人数环比增长445%,交易金额环比增长约26倍。
姜仕创业成功了,也带动其他老年群体“再上岗”。今年70岁的农技专家李新民,退休后在惠农网农技学堂开启“线上助农”新工作,在线“一对一”即问即答农业问题,还尝试录制视频课程,做“知识输出”。
在娄底市双峰县永丰镇的湘春酱菜园,一瓶瓶鲜红浓香的湘春牌永丰辣酱正从车间运往全国各地。
今年是73岁的欧阳春香创业的第18年。2006年,“辣酱好手”欧阳春香从当地文化馆退休后,在亲友鼓励下开启创业之路,和老伴创办辣酱工厂。
“虽然退休了,但感觉自己从未‘退场’。”欧阳春香说,在文化馆的工作经历让她在研制辣酱时,还注重挖掘辣酱文化,助力永丰辣酱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如今,湘春酱菜园已拥有3条生产线,生产辣酱、豆豉、外婆菜等18个品种产品,年产值2000多万元。
多名老年创业者自信地向记者表示,创业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属,也是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精彩人生的一种方式。
“银发服务”渐升级
养老体验更丰富
1月4日7点半,82岁的曾东媛在长沙市芙蓉区的长沙协和颐养院吃过早饭,准备和其他“老朋友”一起去做早操。
长沙协和颐养院副院长吴晖介绍,养老院于2019年建成,是公建民营的医养结合标杆型项目,为老年群体提供医、养、康护、食、娱、教一站式服务。依据老人的自理能力设置服务模式,月收费价格在3000元至5000元不等。
“与传统的养老院服务相比,我们的设施适老化改造更全面,智能化应用更丰富,文娱活动也更加多样。”吴晖说,比如,老人的房内设施多采用椭圆形边角,减少磕碰风险;卫生间干湿分离,需要借力的地方安装高度适中的扶手;床头配备了24小时一键式呼叫器,可及时呼叫护工。
除了享受文娱生活,一些老人也再次当起老师,激发更多老年朋友的学习兴趣。家住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社区的郭佩清在老干部大学上课,也在那里教学。
走进郭奶奶的“教室”,格桑花、玫瑰、百合、绣球等造型的纸藤花栩栩如生,展现着当下最美的年华。郭奶奶介绍,平时她向其他老师学习声乐、剑舞、电子琴,同时也将自己擅长的纸藤花手工教给其他老人,共同学习进步。
近年来,湖南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精细、多元的养老服务。天心区裕南街街道办事处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玲告诉记者,辖区内已有10个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预计2024年可实现全覆盖。
银发经济渐成熟
老年消费活力足
冬日上午,记者走进长沙“网红夜市”东瓜山的后巷。巷子深处,有一个老年人专属的网红“打卡地”——银发族餐厅。
“东瓜山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有1000多人,是典型的老龄化老旧型社区。”裕南街街道党工委委员李孟玲说,针对片区老年群体买菜难、就餐难的问题,社区近年引进长沙市银发族“为老公益”服务中心,由社区免费提供场地运营餐厅。区财政对60岁以上老年人每餐给予3元补贴,让老年人每餐只花9元也能吃到营养丰富的“四菜一汤”。
“银发族餐厅在长沙已开设3家,未来我们想服务更多老年群体。”银发族餐厅运营负责人陈玲表示,银发族餐厅的“养老服务+”模式已日趋成熟,以餐厅作为养老空间的服务逐渐拓展。
2023年12月,民政部公布数据,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2.8亿。从“年轻老人”“老年人”“长寿老人”的多层次需求出发,“银发服务”催热的银发经济将迎来新蓝海。
长期研究人口变化与家庭养老规划的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宋健教授认为,随着生活质量提升和预期寿命增长,退休群体养老需求的层次、种类也更加丰富。老年群体可从自身养老需求出发,综合自理程度、家庭结构、可支配资产情况,投入银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