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如何解?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通讯员 李祎
“你可得替我好好学啊。”近日,金陵老年大学门外,72岁的胡秀梅阿姨一直目送好朋友黄阿姨进入大厅,这才转身离开,“本来说好两人一起去学长笛的,结果我没能报上!现在只能在这等她上完,我俩再一起逛逛,顺便也听听她学了啥。”
一边是银发族渴望上学强烈的愿望,一边是老年大学有限的容量。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诉求?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引导“老生”学有所用,让更多名额向“新生”开放
记者走访我市多所老年大学发现,老年大学的举办主体较为宽泛,从市委老干部局,再到高校、企业、街道都有涉及,但当下在老年大学学习,已经成为不少学员生活的快乐源泉,在校学习十几年仍坚持学习的不在少数,招生名额扩容的增量距离老人的需求仍有一定距离。
雨花台区某老年学校文史语言教师告诉记者,其实也能理解学员舍不得“毕业”的想法,毕竟在这又能学到东西,又能和同龄人一起交流,但资源实在是有限。所以学校现在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老年人了解课程、熟悉报名流程;一方面限制单人报班数,最多不超过三个,尽量让名额分配合理,让“新生”报名更容易些。
类似的情况在金陵老年大学同样存在。副校长王玉珍介绍,学校本学期对社会需求量大的热门课程将原来的2小时/次授课改为1.5小时/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增加叠班教学,缓解热门课程供不应求状况。“不过,现在学校所有教室上下午都排满了,空间几乎达到上限了。”记者看到,校内处处是教室,行政、办公的屋子很小,很多老师挤在一间小办公室里。
此外,金陵老年大学还成立了“紫金银辉”宣讲队、艺术团等6支志愿服务队,引导已在校完成相关课程学习的学员入团、入队,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园区,开展送理论、送健康、送文化等活动,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老有所为的行动。
今年60多岁的林挺寒便是金陵老年大学艺术团合唱队成员,负责男中低音部分演唱。“年轻时就很喜欢唱歌,但是工作忙没有时间,所以退休之后立马就捡起了我的爱好,一直在金陵老年大学艺术团合唱队,享受快乐的同时,也为社会贡献一点点力量。”
延长服务半径,打造家门口“教学点”
“还有个关键,在于师资、教材、场所资源不均衡。”曾在浦口区一家老年学校任职的老师表示,现在很多街道社区、企业单位都建有老年学校,但和一些公办的老年大学相比,在学科、师资力量等方面仍要薄弱些。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老年朋友在择校时颇为执着。李阿姨家住江宁,每次上课都要花一个多小时到市区。哪怕儿女再怎么劝,她都坚持不考虑在社区、民办老年教育机构求学,认为市级老年大学才有保障。
对此,市委老干部局一级主任科员许晴表示,为满足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愿望,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推动老年教育均衡化发展非常重视。近年来,充分发挥南京老年大学协会平台作用,已举办多场老年大学校长培训班、学术研讨会、教学观摩活动,并先后组织金陵老年大学123名教师和专家,与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开展结对支教活动,为协会37所老年大学提供教材,推动老年教育师资、教材、场所等资源共享,帮助各区老年大学提高教学水平。
今秋开学,金陵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签约授牌仪式同步举行。现场,金陵老年大学与建邺区、雨花台区、浦口区3所老年大学和江苏海事局、南京鼓楼医院、养老机构和社区中心等13家单位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并授牌。此前,金陵老年大学已和秦淮区老年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王玉珍表示,接下来,学校还将培训师资力量送社区,为老年朋友打造家门口的“教学点”。
课程数字化,建起24小时线上教室
家住建邺区的退休教师徐阿姨3年前也是老年大学的学员,但后来由于要照顾孙辈,不得不中断了课程。“现在我有空了就在网上跟着视频学。”徐阿姨的朋友圈里有不少她自娱自乐拍摄的舞蹈作品,老年朋友们的点赞让她很开心。
随着互联网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普及,手机、电脑对于老年人来说,已不再陌生。建设一批24小时“不掉线”的线上教室,将老年教育课程数字化,或可让更多的胡秀梅阿姨、徐阿姨在家也能进行老年学习。
据悉,按照市委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持续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中提升优质老年教育资源的可及性、普惠性目标要求”,金陵老年大学在春季学期开学前,对学校云课堂直播中心教学系统和31个直播教室进行利旧添新升级改造,新的教学系统集成了演播、直播、录播、资源运用等功能,满足直播教学等要求,实现1万余名学员线下线上同步教学。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把更多的精品课程开发成网上教学,打造一批优质的网上学习资源,不断满足老年人的“线上服务需求”,让老年朋友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课程。
“但是,老师没法手把手教学,也不能和同学交流切磋了。”管叔叔提出了自己对线上教学的担忧。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为老年群体解决学习与情感的双重需求,成为老年教育机构面临的新课题。
金陵老年大学已进行了探索实践。该开发的远程教学非常受老年学员的青睐。“线上课程具有回放功能,非常适合老年人的学习特点。每位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反复观看没有学会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务处处长虞伟亮介绍,学校还建立了微信群,每个人的作业情况都会发到群里,学员之间互相点评,老师也会逐一点评并在线答题,促进学员的学习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有业内人士认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会是大势所趋。“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划分线上、线下教学重点,科学互补。把老年大学由单纯的娱乐型、保健型向‘教、学、乐、为’全面发展,真正办成老年人满意的老年教育,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