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康养集团:注资50亿深耕主业主责,开拓“食品+康养”主阵地
今天,上海市健康养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康养集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老年膳食营养与健康问题,在产、学、研、医领域整合双方资源,助力康养事业发展。
这是市康养集团自今年6月30日揭牌成立以来,公布的首个重大合作项目。作为上海养老产业的国有“生力军”,它为何选择老年人膳食作为切入点?未来又将如何进行业务布局?
以老年膳食为切入点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50年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5亿。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超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33.4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1%。从老龄化特征来看,上海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增长较快,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参与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对养老服务的品质需求相对更高,这对养老服务供给侧提出更高要求。
“从行业角度来看,营养不良发生率是养老机构最容易忽视的问题。针对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成都等城市的调研显示,营养不良发生率在55%左右。改善老年食品,是改善老年营养状况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光明食品集团常务副总裁、市康养集团董事长许如庆表示。
光明食品集团是上海国资旗下一家综合食品产业集团,作为光明食品集团的二级公司,市康养集团将充分挖掘集团的主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光明食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光明食品集团一直在推行儿童和青少年营养计划。现在,市康养集团推行老年人营养计划,也是对整个国民营养计划的进一步完善。”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市康养集团选择老年膳食作为切入点,可谓信心满满。根据计划,市康养集团和华东医院将从细分领域入手,推进《老年膳食营养研究》专项课题,更好地整合双方在食品、医疗等领域的资源禀赋,开展在老年膳食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课题确立和临床功效验证,共同推进老年健康产业在食品领域的产学研医融合发展。
同时,双方还计划将老年营养膳食的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通过工业化生产,推进中国老年膳食健康产品研发的市场化应用,实现社会层面的食品适老化和老年膳食的高质量供给。
深耕五大业务板块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养老行业资本构成丰富,细分化趋势显著。作为国有企业,市康养集团将如何切入这一赛道?
“当前,行业仍然存在产业布局相对分散、市场供需相对失衡、整体资源利用偏低、地产项目开发多、服务运营研究少等不足,以及整体集中度、协同度较低,整体效益不高等短板。”业内人士介绍。
目前,上海养老产品呈橄榄型结构。在头部看,从2008年国内首个会员制养老项目亲和源开业以来,建成了多家高端养老社区。在底部,长护险以及护理院等为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等群体提供托底保障。而在中部,大多数人群的养老需求仍有很大的满足空间。
以现存养老机构为例,目前98%属于普惠性质,条件相对较差、距离社区较远、市中心养老机构定价较高,与高龄老人体量较大、失能老人占比较高、孤寡老人无人照护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上海机构养老床位出现近50%空置率。
为积极应对养老产业痛点、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康养集团。它由光明食品集团、中国太保等共同出资50亿元设立,是一家具有功能保障属性的市场竞争类企业,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
“食品产业是市康养集团一大优势,而医养结合也是重要优势。”市康养集团总裁李艳告诉记者,光明食品集团旗下有专业的老年护理医院,具备一定规模,并且有成熟的运作经验。市康养集团将根据老年人的需要,通过与医疗专家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慢病预防、检查和康复管理,逐渐形成“康养+食品”“康养+康复”“康养+慢病管理”的特色,推进养老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
据介绍,市康养集团将以金融和数字化为引擎,聚焦普惠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主业,深耕五大业务板块——护理医院、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域外康养。积极建设有医疗救护能力和医保支撑的医养结合项目;搭建“机构、社区、居家”深度融合的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具有市康养集团特色的产品、服务,提升社区养老总体效能;有针对性地对接实际需要,探索和开辟新的“居家养老院”模式;盘活光明食品集团域外康养资源,形成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联动。
栏目主编:陈玺撼
本文作者:束涵
题图来源:蒋迪雯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