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退休之后怎么养老?
原标题:古人退休之后怎么养老?
▌东郡公
退休之后怎么养老,这是古往今来具有高度共通性的话题。那么,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都是如何退休及养老呢?
陶渊明像 选自清代《晚笑堂画传》
《杞菊延年图》
《寿图》 选自《吉祥图案解题》
一 名士大多退而不休
自先秦时期起,养老问题就很受重视。《礼记·曲礼》记载:“七十曰老,而传。”意即人到七十要把自己的职责传给下一代。又载:“大夫七十而致事。”意即把本职所统之事交还给天子。秦汉以来都约定俗成地根据这一礼制精神制定退休年龄,基本上以七十为限,但由于古人寿命较短,超过七十的官员很少,所以历朝都没太把年龄当回事。西晋开国后,大臣庾峻向晋武帝上书,建议:“古者大夫七十悬车,今自非元功国老,三司上才,可听七十致仕……”这位庾峻有些书呆子气,晋武帝的祖父司马懿正是七十之年拜相辅政,为有晋一朝开基立业。此奏有没有采纳史无明文,从后来的史实看大概率沦为虚文,魏晋南北朝高官名士大多不会七十致仕。
司马懿之弟司马孚就带头打破了七十退休的规矩。司马孚比司马懿还长寿,活了九十二岁(180年—272年)。此人很有意思,他自称曹魏忠臣,表面上不认同司马师兄弟篡夺大权,但年过七十后并没有辞官,仍在一线发光发热,七十五岁时还镇守关中,与蜀将姜维打了两仗。刘宋名将沈庆之七十岁时主动循古例提出退休,当时宋孝武帝刚刚靠武力夺取皇位,对沈庆之非常倚重,几番挽留百般不许,先是打算免去刺史、都督诸州军事、镇北将军等职务,保留侍中、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虚职,沈庆之仍然固请全辞。皇帝无奈,允许他以始兴郡公的身份退休,每月给钱十万,米百斛,另配卫士、吏员五十人,仍有大官的经济待遇。沈庆之带着无奈享受着皇帝的好意,后来战乱再起,沈庆之被迫出山带兵平乱,打完仗再提出退休,但他和皇帝彼此心照不宣,退而不能休,大概是他的宿命。
北魏初年有一个更夸张的高官,名罗结,鲜卑人,精通行政事务,“总三十六曹事”。魏初诸事草创,很缺这种技术性官员,因此他一直做官做到一百多岁,一百零七岁时还被魏太武帝委任管理宫中事务,获准出入皇帝卧内,一百一十岁时才退休。皇帝在大宁东川(今地不详,大约在魏都大同城周边)赐了一座宅第让其养老,朝廷每每有大事,还派人去询问他。北周重臣于谨则是另一种状态,七十岁时上表请求退休,周武帝苦苦挽留。于谨是个知进退的人,当时权臣宇文护执政,不愿开国元老继续在朝中分权,所以他固辞不止。皇帝无奈,采取了一个折中办法,按照周礼尊于谨为三老,让他荣养于太学。周武帝亲赴太学跪拜敬酒食,按师道询问他治国之策。《周书》详细记录了这次历史上最后一次皇帝访道于三老的仪式,传递了一种信号,公开体现国家对老人的尊重与爱护。
唯一实现真正退休的大概就是陶渊明。陶渊明历经东晋、刘宋两朝,四十多岁辞去彭泽县令后,过上了归园田居的生活,但由于名气太大,而且正当盛年,许多高级官员都来拜访他,东晋末年的江州刺史王弘、刘宋时始安太守颜延之、名将檀道济都与他有来往,朝廷也想让他出山做官,都被拒绝。时人崇其志节,将他与另外两个“裸退”的名士周续之、刘遗民并称为“寻阳三隐”。高官名士退而不休,本质上讲是维护既得利益,保住爵禄传之子孙,免不了名利之俗。正因如此,才显出为了追求心灵自由而“裸退”的陶渊明人格的高贵。
二 退休年龄浮动不定
普通民众则划定明确的退休年龄线,使得劳役、赋税、兵役、均田等有明确的年龄标准。
魏晋时规定,十六岁至六十岁为正丁,十三至十五岁、六十一岁至六十五岁为次丁,十二以下和六十六以上为老小。对应的赋役标准是,正丁全额担负,次丁减半,老小免赋役。这相当于规定了退休年龄。南北朝进一步调整,北齐规定,六十岁免力役,六十六岁国家不再分配田地,相应地也免除赋税。与北齐敌对的北周,似乎是和北齐打擂台,把年龄下调一岁,六十五岁全免。不过这种政治意味过强的调整没有成为主流,北齐和南朝都沿袭西晋的成法,六十六岁年龄杠杠不变。这其实体现了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律,越是涉及面大的政策,越不能随性轻易地调整。北周创制改革涉及军事、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方面,是中古时代比较重要的一件大事,但北周的做法并没有像王安石变法一样获得一边倒的好评,反而是魏晋南北朝史宗师陈寅恪等对北周改革颇多非议,个中情由很值得思量玩味。
除了基本退休年龄之外,还有一个高龄优惠年龄线:八十岁。魏晋南北朝普遍出台了对八十岁以上者的优惠政策,刘宋王朝曾下过一道诏令:赐民男子爵一级,为父后及三老孝悌力田者爵二级;鳏寡孤独笃癃不能自存者,谷五斛;年八十以上,加帛一匹。赐谷加帛都是实实在在的普惠政策,尤其对八十以上者体现了满满的诚意。
北魏和北周的普惠面更宽,年满八十者,可以免掉一个儿子的力役。年满百岁者,全家都可以免力役。北魏国力巅峰时,孝文帝曾下令进一步放宽受惠年龄,太和十七年(493年)令洛州、怀州、并州、肆州等州百岁以上假县令,九十以上赐爵三级,八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赐爵一级。这种尊老普惠政策下过不止一次,并非皇帝心血来潮,确实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养老尊老问题的普遍共识。
不过囿于古代社会行政操作时空条件所限,朝廷的养老政策很难精准落实到全体民众,仍有许多贫苦百姓无法安享退休后的生活。南朝梁武帝时期,武帝亲侄萧暎在北徐州(今安徽凤阳一带)做刺史,郡内出现粮荒,不要说退休的老人生活保障不了,普通人吃饭都成问题。萧暎很关心民生,常常驾着马车载着粮食布帛巡视,赡济贫民,满郡人都非常感谢他。有一次他发现军中有一个鸡皮鹤发的老汉仍然挺叉(一种长兵器)当值,便问他什么情况。原来此人叫顾思远,时年一百一十二岁,钟离本地人。若他所说不错,应当生于公元419年左右,也就是东晋刘宋之交,他竟然经历了晋宋齐梁四个朝代。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来当兵呢?据顾思远说,他一辈子娶过七次妻,生了十二个儿子,现在只剩最小的儿子,年已六十多,没有孙子,穷的活不下去了,只好来当兵挣一点口粮。南朝实行的是世兵募兵混杂、以募兵为主的兵制,特别是钟离郡这种边境军事重镇,常常会超量招募士兵备边,募兵会发给较多钱粮,所以顾思远才不得已来当兵。萧暎既惊且怒,免去他的士兵身份,赐以饭食,发现他非常能吃,一人能吃两人的饭,头上长着两个长达寸许的肉角。萧暎把他带到京师,梁武帝也非常惊讶,当即封他为散骑侍郎,赐予一座宅邸,经常叫到宫中询问前朝史事,发现与史官所记有很大不同。顾思远在京城又活了八年,一百二十岁高龄去世。
三 重视养老立制度
如上文所说,高官退休后实际仍由朝廷提供粮米,普通百姓也能享受一些优惠政策。但只有这些恐怕还不够周全,仍容易出意外。梁朝末年时,有一个叫萧子云的南齐宗室孑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起初受梁朝恩惠当了个小官,安安稳稳活到六十三岁。侯景之乱爆发,萧子云逃往晋陵(今江苏常州)避难,丢掉了所有官职、爵位,被动“退休”。他既无田产,也没有什么谋生能力,只会读书、著史,无奈跑到晋陵显灵寺勉强度日,后来僧人们也断了炊,一代文豪萧子云竟然饿死了。
魏晋南北朝各朝各国在基本官俸之外,都产生了许多制度化措施,以尽可能地抵消战乱、天灾给退休养老带来的冲击。比如历朝普遍实行的刑律优免政策,年满八十以上,即使故意杀人,一般也会宽大甚至赦免。即使不得不处罚,也有一条特殊规定,七十以上不得罚没为奴。北周灭梁时曾在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了一大批江南军民,罚没入北周皇宫和各官府中为奴,过了二十多年,有司部门提出要对这批人中年老的实行赦免,皇帝随即下令,年满六十者一律恢复自由身。
北魏虽是胡族所建,在养老尊老方面却做得颇有诚意。北魏入主中原之初为了巩固新占领区的民心,皇帝带头到各地慰问关怀老人。后来统一北方,这个政策继续沿续,成为制度化的举措。北魏与其他南北朝国家不同之处还在于,北魏皇帝特别喜欢给高龄老人赐爵、赐将军号、赐假守令(只有经济待遇而无实际职权)。北魏第二代皇帝明元帝宠信一位叫法果的僧人,该僧寿至八十而死,追赠其“老寿将军”的将军号,另一位僧人昙证活到百岁仍然“志力不衰”,也加之以“老寿将军”。此例一开,历代魏帝都喜欢用这一将军号生授或死赠高寿老人。到了魏末孝庄帝时,以诏令形式固定下来:年九十加四品将军,百岁从三品将军。这个品级相当高,对应的免赋役、赐禄米等实际利益都非常优厚,平民一旦获此除授,其生活水平、政治待遇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政府花钱不多,带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却能影响好几代人。拓跋鲜卑突破五胡国祚不长的怪圈,统治北方近一百五十年,与其相对健全且人性化的统治政策不无关系,从养老制度便可窥其一斑。
魏晋南北朝大行其道的孝文化,也是由当时浓厚的尊老养老观念衍生出的,孝子孝行都会被官方刻意宣扬旌表,甚至以孝为名抗拒朝廷的命令也被容许。著名的《陈情表》作者李密,以蜀汉遗臣的身份受西晋朝廷征召,本应立即从命,他却因奉养祖母一再推脱,晋武帝并不怪罪。相反李密却因此博取大名,后来祖母去世后,他出仕做官,竟然被选调到晋武帝老家温县做县令,又到原蜀汉重镇汉中做太守,可以说是晋朝特意选树的一个榜样,可见孝文化的强大力量。
南朝还探索实行了社会养老的职能。梁武帝普通二年曾下令,单、老、孤、稚不能自存的,郡县要收养赡济,不能饿死人。又下令,在京师建康开办孤独园,收养孤儿、老人,尤其是老人要一直免费养到寿终,料理其后事。虽然这个机构并未善始善终,但仍不失为中古时代一道人文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