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人民网:成都如何辩证地认识人口老龄化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02
字号: [小] [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3-06-02

编者按: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5月1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到温江区调研时指出,要准确把握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如何辩证地认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都怎样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本期《锦观智库》采访了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人口学会副会长王卓。

精彩观点①

老龄化的“问题”或“挑战”不完全来自老年人或者老龄化本身,更多源于变化了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行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匹配所产生的矛盾

精彩观点②

准确把握超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规律、健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破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成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议题

精彩观点③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优势后,从长远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将覆盖绝大部分人群,发展前景广阔

人口老龄化 机遇和挑战何在?

王卓:我认为老龄化的“问题”或“挑战”不完全来自老年人或者老龄化本身,更多源于变化了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行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匹配所产生的矛盾。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以低龄老年人增长为主,这是建立和完善老龄化应对体系必须抓住的机会窗口期,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劳动力总供给开始下降,就业模式面临结构性转变。一方面,由适龄劳动力数量下降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性影响”将在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同时淘汰部分传统职业。

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增加了应对复杂性,同时创造了政策回旋空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主要受到城乡间的本地人口转变和区域间的人口迁移流动两大因素影响。人口城乡转移有效降低了城市常住老年人口比重,但同时增加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而人口老龄化在地区间的差异加大,增加了全国层面应对老龄化的复杂度,为局部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延长了人口红利的窗口期,并创造了政策的回旋空间。

家庭模式变迁将增加未来养老制度安排的不确定性,机遇与风险并存。一方面,现代家庭规模缩小,年轻家庭成员对个人发展诉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和家庭文化对老年家庭成员仍具有强大的影响惯性。代际之间的认识矛盾,将给未来养老制度安排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老年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但其政策价值仍有待挖掘。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或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带来效益,但也会因维护更脆弱的老年健康而带来其他压力。对此,我认为当前的一些制度安排,应当围绕我国老年人口健康水平提升这一现实,进行必要的调适,以实现对其效益的有效利用,对其可能带来的压力进行及时反应,这主要表现在延迟退休、老龄科技发展滞后等方面。

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如何构建?

锦观智库:5月1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在温江区调研时指出,要准确把握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您认为成都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条件,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王卓:我们既要看到超大城市养老面临的特殊困难,也要看到超大城市具有的特殊优势。准确把握超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规律、健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破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成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议题:

一是聚焦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构建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分类保障制度。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服务清单、保障标准,建立数据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补助政策;发挥公办养老机构保基本的基础作用。

二是坚持就近精准,构建完善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街道(社区)就近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微型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四类养老服务,提高就近养老服务密度;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党建+农村养老”模式。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服务消费体系。切实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和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监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研究制定本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方案;筑牢养老服务安全和质量监管底线,加快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建设。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构建养老服务综合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医养结合,通过引导一批二级以下医院转型发展成为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机构设置老年医学科、增设老年病床位,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优势有哪些?

锦观智库:我国构建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障体系“三大支柱”,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正式推出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税优型养老金制度。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正式实行。能否谈一谈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优势?

王卓: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后续发展中,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注重做好保基本工作,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作为补充,根据实际情况参与积累以满足居民对养老的更高追求。

个人养老金,它和基本养老保险不同,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强制实施,个人养老金由个人自愿参加。它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共同缴费也不同,个人养老金由个人缴费。

总体上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市场化运行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产品相比,个人养老金制度吸引力表现在享税收优惠政策、多样化养老需求、帮助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等诸多方面。

一是条件简单。只要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不论是单位就业人员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均可公平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且个人养老金制度无就业地域、户籍限制,跨省跨地域流动时,个人权益不受影响。

二是参与灵活。在参与程度上,参加人可自主决定是全程参加还是部分年度参加;在缴费额和缴费方式上,起步阶段只要不超过年度缴费上限1.2万元,参加人可以自主决定缴多少,本年度内既可以一次性缴也可以分次缴。

三是开户简便。按照制度设计,参加个人养老金需要开设两个账户:一个是在信息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信息记录、查询和服务等;另一个是在银行开立或者指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缴费、购买产品、归集收益等。

四是投资便捷。参加人可根据不同偏好,自主选择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不同产品,还可以选择短、中、长期投资组合。

五是领取多样。参加人达到领取条件时,可以选择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商业银行将根据个人选择的方式,把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参加人的个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优势后,从长远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将覆盖绝大部分人群,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仕印)

原标题: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更好实现老有所依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