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善养中国:三万字回望老有善养,展望2024中国式现代化养老向新向善向未来

来源: 汇橙养老 发布时间:2023-12-31
字号: [小] [大]   
来源: 汇橙养老 时间:2023-12-31

全文较长,提供目录供阅读参考:

  • 一、《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 二、《为什么衡量一国文明程度要看老人的态度?》
  • 三、《央视网评:“老有善养”应成为中国养老的共识》
  • 四、《全国党媒信息:“老有善养”是养老理念的进步》

  • 五、《人民日报:有一种幸福叫“老有善养”》

  • 六、《经济日报:多方发力实现“老有善养”》

  • 七、《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之道》

  • 八、《人民网评:“老有善养”须向市场求解》

  • 九、《“喘息服务”:为“老有善养”提供福利支点》

  • 十、《芙蓉国评论丨“三个瞄准”实现“老有善养”》

  • 十一、《北青报:我们离“老有善养”还有多远》

  • 十二、《半月谈: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这些地方在探索》


一、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孟子》尽心章句上 第二十二节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译文          孟子说:“伯夷逃避纣王,住在北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讯息,说:‘为何不去归附他呢?我听说西伯善于赡养老人。’姜太公逃避纣王,住在东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讯息,说:‘为何不去归附他呢?我听说西伯善于赡养老人。’天下有善于赡养老人的人,那么愿意与人相互亲爱的人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归宿。有五亩地的人家,在墙下种植桑树,妇女养蚕,那么老人就可以穿上丝帛了。养五只母鸡,二只母猪,不耽误喂养时机,老人就可以吃上肉了。有百亩田地的人家,男子耕种,八口之家就足以吃饱饭了。所谓周文王善于赡养老人,就是他制定了田亩制度,教导人们种植桑树和畜养家禽,教诲百姓的妻子儿女使他们赡养老人。五十岁的老人不穿丝帛就不暖和,七十岁的老人不吃肉就不饱。吃不饱,穿不暖,叫做忍饥受冻。文王的百姓没有忍饥受冻的老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西伯:即周文王。

赏析            这是孟子对尽心知命的举例,周文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周文王有多了不起吗?有多伟大吗?没有!周文王所作的,其实也很简单,换句话说,周文王行政的行为方式就是善待百姓,不欺诈,不压迫,不掠夺,不剥削老百姓,“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如此而已。这就是君子的本性,再加上仁、义、礼、智根植于心,所以就使得天下百姓都来归附。这就是用智慧,用诚信,遵守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采用最佳行为方式,最终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二、为什么衡量一国文明程度要看老人的态度?

儒易心经 

孟子将伯夷和姜太公称为“天下之大老”,当然与今之“大佬”不太一样。

今人说到“大佬”一词,往往联想到黑道大哥。当然,也有人将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或最具权势与声望者称为“大佬”。而孟子口中的“大老”,主要指德高望重的老人,被一方百姓视为可信赖的长者。

伯夷和姜太公,是当时天下最受尊敬的长者。他们的价值观,对天下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善养老者”的伟大民族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孟子说:“伯夷躲避商纣王的暴政,在北海之滨生活。听说周文王很有作为,高兴地说:‘应该去投奔西伯啊!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姜太公躲避商纣王的暴政,在东海之滨生活。听说周文王有所作为,高兴地说:‘应该去投奔西伯啊!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

这两位老人,是天下最有声望的长者,他们投奔周文王,就等于天下做父亲的都投奔了周文王。既然天下做父亲的都去投奔,他们的儿子还能往哪里去呢?诸侯之中如果有推行周文王之仁政的,用不了七年,一定可以成为天下的领袖。”

什么是有所作为?在伯夷和姜太公眼中,“善养老者”就是有所作为。这与现代人所理解的建功立业大相径庭。

“善养老者”,孝道传家,这是“仁政”最鲜明的特点。孟子说过,“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仁者,人也。所谓“仁政”,简单地说,就是让人活得像人,可以拥有人的温暖和尊严。如果一个族群不能养老者,那就是野蛮的文明。

尽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有着“弃老”、“贱老”的习俗,但是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当华夏先祖点亮了人性的光辉,一个伟大的民族诞生了。这就是“善养老者”的中华民族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如今的世界各国,你会发现,很多国家仍然不能称之为文明国家。而早在五千年前,舜就以孝道闻名天下了。到了三千年前的商周之际,天下的文化精英已经开始用是否“善养老者”来评价一个政权的优劣。

然而,作为文化精英的伯夷和姜太公,他们投奔周文王当然不只是为养老,而是与这个政权合作,获得施展才学的机会,为天下百姓造福。

周文王泽及枯骨,何况人乎

朱子认为,“文王发政,必先鳏寡孤独,庶人之老,皆无冻馁,故伯夷、太公来就其养,非求仕也。”但是,以伯夷、太公的名望和才学,来到周文王治下,可能置之不用吗?

周文王的确是一个理想的君主,他对百姓的仁爱,真诚而博大。不仅善养老者,他对枯骨都充满悲悯。

如果一个政权对人性的尊重达到这样的高度,它一定是最好的政权,最理想的国家。

难怪伯夷和姜太公异口同声,“盍归乎来!”,一定要投奔“西伯”。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西伯”,是指商朝任命的“西方诸侯之长”,也就是地区老大。即,周国可以代表商王,对西方的诸侯发号施令,甚至有征伐大权。

也就是说,周国还是商朝统治下的诸侯国。当时的周文王还不叫文王,而叫西伯。“文王”的名号是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以后追认的。

商纣王残暴,天下百姓渴望仁政。当时唯有周国仁政爱民,是天下百姓非常向往的国家。但是,在当时的传播条件下,东方的百姓恐怕不容易听闻遥远的西方诸侯的情况。

而伯夷和姜太公都是东方或东北一带的知名长者。这两个人,年龄大,德望高。孟子称其为天下之父,是说他们有资格代表百姓的父亲。

如此知名的长者,提出要归往西伯,对东方的诸侯和百姓必然产生重大的心理影响。孟子说,“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之前孟子还说过,“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时间更短。可见为政不难,难的是如何克服君主的私心。

老无所依,是人类心中深深的恐惧。在蛮荒时代,物质条件供应不足,老年人要让出食物给年轻人。族群为了存续繁衍,不得已采取“弃老”的策略。直到现在,民间仍然有“六十不死就活埋”的传说。

不养老,这在动物界是很正常的现象。而在人类早期,也可以理解。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能力获得食物就生存,没有能力了就自生自灭。

这就是丛林法则,强者生存。但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人性的温暖与尊严。每个生命个体都应该被尊重,无论他是强者还是弱者。

周国的祖先是后稷,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业部长。所以历代周国的君主,都非常重视农业。农业的发展,使百姓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具备了“养老”的物质条件。

同时,周国继承了从尧舜开始的孝悌文化,提倡尊老敬老的风尚。当然,如果深入探讨,其中还包括从殷商时期的鬼神崇拜到周代的祖先崇拜的转变。中华民族逐渐抛弃对神秘力量的信赖,转而依靠人类自己。

这样的文化,让人不再恐惧年老,反而可以享受作为老年人的尊严。人心便更加安定,幸福也就在其中了。

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是否可以从古老的传统中获得一些启示。


央视网评:“老有善养”应成为中国养老的共识

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自古至今,颐养天年是老人的最大愿望。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白皮书,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0%。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构建适合国情的中国养老模式可谓当务之急。

最新公布的2012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显示,中国养老体系自2011年以来又取得进步,其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从42.5提高到45.4。如果说,养老金缺口和数量的纠结是“基础”问题,那么,选择一条怎样的“中国式养老”道路,则关系到有限养老资源能否最优化配置、关系到千万老人的生存质量。

养老是公共责任。这是没有问题的事实判断。但关于责任大小的界定,这些年已经遭遇事实与理论的困扰。譬如理论而言,诚如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所言,“养老方面的责任,主要有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政府在三方面都负有一定责任,但轻重有别”;历史而言,全责的国家养老模式已经被事实证伪。以深陷债务危机的高福利国家希腊为例——由于政府承担了过度的养老责任,数据显示,如不进行养老金改革,在2010至2050年间,希腊养老金支出将增加相当于12.5%的GDP,社保制度濒临破产。因此,IMF和欧盟在对其施以援手时,也毫不客气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削减养老福利。对于尚在纠结如何以延迟退休缓解养老压力的中国而言,大包大揽的国家养老模式显然不具有任何可能性。

由此观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是为必然选择。

这里其实有三个层面:一是明确政府承担“兜底”责任,公共财政扮演“保基本”的角色——既要健全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为所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提供制度保障;也要保证向所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提供基础养老金,对无力承担个人缴费责任的困难群体予以扶助,对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仍有困难的群体给予适当社会救助。

二是构建亲情化、地域化、市场化的立体养老网络。中国人传统的家园观念强烈,居家养老仍是基本形式,家庭在养老责任的履行中,情感责任功能无可替代;社区养老是现实依托,利用街道社区等组织网络,发挥基层养老的基本保障功能,这是保障“无家”老人老有所养的关键;至于新兴的机构养老,从“补充”到“支撑”,这是公共政策对其认识的变化,也是适应多元、高端养老需求的市场回应。

三是建立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服务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国养老问题,既患“寡”也患“不均”,尤其是在保障层次复杂、城乡差距过大的现实之下,如何分好养老的蛋糕,不仅是个“钱”的问题。就此而言,政府出钱、家庭出“情”、社会出“力”,发挥协作与积聚能力,提升层级、补缺短板、倾向贫弱,这是制度设计亟待确立的取向。

此外,除了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之外,“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也应该成为不可或缺的补充——后者更强调普通居民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以及公民社会中志愿服务的集结力。

诗人叶芝在名篇《当你老了》中写道,“当你老去,发鬓斑白,睡意渐浓,倦倚着壁炉瞌睡。请取出这本诗集,然后,轻轻地读,追忆那双温柔的眼神……”缱绻时光,悠然天伦——这是我们的理想与憧憬。中国的养老体系还“在路上”,但不管怎么说,政府兜底、家庭尽责、社会给力,应是笃定的共识。


四、全国党媒信息:“老有善养”是养老理念的进步

自古至今,颐养天年是老人的最大愿望。有媒体列出今年全国两会的“十大金句”,其中之一是“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跑步”进入老龄化,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了人们对于未来养老问题的担忧,中国自古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说法。善待老人,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其实也是温暖所有的“后来人”。

“老有善养”是养老理念的进步。目前,我国基本养老制度已经建立,老有所养的目标基本达成,但离老有善养还有很大的距离。各级相关部门要着力构建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根据养老服务的需求,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模式新格局。既要健全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为所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提供制度保障;也要保证向所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提供基础养老金,对无力承担个人缴费责任的困难群体予以扶助,对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仍有困难的群体给予适当社会救助。要兼顾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充分发挥居家养老的情感责任功能,依托社区养老,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大力支持发展新兴机构养老,适应多元化的养老市场需求。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是养老理念也是养老模式的进步。其中,医养结合是实现“老有善养”的重要内容。各级相关部门要对症下药,积极探索,着力解决好当前养老服务存在的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和发展不平衡、服务水平与需求存在差距等问题。对健康老人,在日常生活服务当中,要融入健康教育和监测;对患慢性疾病的老人,要结合生活服务,开展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如定期检查、用药提醒、健康状况监测;对需要提供康复、护理的老人,要结合生活服务,尽可能发展家庭病床、提供上门医疗护理等服务。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关爱老龄事业的良好氛围,让老年人真正享有有尊严、幸福的晚年生活。


五、人民日报:有一种幸福叫“老有善养”

抓好老龄事业,发展老龄产业,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老龄化社会如何让老年人获得幸福感是中国社会的普遍期待。

  一方面支持各类所有制养老机构规模化、层次化发展。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推进长期照护服务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要在“老有善养”上下功夫。在适应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促进养老服务增强供给、改善质量。

  坚持依托社区。在社区层面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和服务队伍,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加快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要求,老旧小区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支持养老机构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坚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区人文环境和老年人的需求相适应,循序渐进,稳步推开。不断健全养老政策体系,完善行业标准,推进改革措施。

  坚持社会化方向。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完善养老模式。

  “老有善养”关乎社会民生福祉,顺应百姓期待,惠及千家万户,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养老模式,让老年人拥有安稳、舒适的幸福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六、经济日报:多方发力实现“老有善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首次确定了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基本养老服务涵盖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主要内容。近年来,不少省份也陆续出台了地区性的养老服务举措,明确老年人补贴、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服务队伍建设等具体标准。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目前,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1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1万个,床位822.3万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基础性进展的同时,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

  各级政府应积极作为,直接提供或间接引导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养老所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针对基本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应发布相关服务的国家标准,组织开展国家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同时,加大中央督促指导力度,确保重点指标任务的完成。各地政府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制订有针对性的地方养老服务举措。例如,北京、内蒙古、江苏等地根据当地实际,在《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的16个服务项目基础上,就将家庭照护服务、老年优待、意外伤害保险、法律服务、老年教育等内容纳入本地区养老服务清单。

  市场应充分发挥有效作用,推动多元化、多样化的养老产品供给。《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将养老服务划分为基本养老服务和非基本养老服务,其中,非基本养老服务主要由市场提供。这就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供应,支持引导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设立慈善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我国养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银发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市场需求支撑。当下,已有不少企业布局养老产业,数字化的养老服务场景正不断拓展。这些新的养老服务产品在丰富市场供应的同时,也让老年人体验到了数字化带来的服务便利。

  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在推进养老服务的过程中都要重视老年群体的诉求,及时收集老年人对服务的反馈与意见,积极创新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在开展日常照护工作中,要注重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辅导、为家庭无人照护的老人提供智能看护服务等。同时,应加强现有设施适老化改造,夯实服务基础,完善服务设施,优先推进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对纳入分散特困供养的失能、高龄、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辛自强)


七、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之道

钟慧澜|上海交通大学

谈谈我对中国养老问题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学术论文和文艺创作有相通之处,就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往往来源于自己的切身感触。对养老服务的关注始于我对身边的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观察,老年人一般都能获得来自家庭子女的基本生活照料,但是对于生活中潜在的失能、失智风险,家庭成员往往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并不能觉察到前期征兆,进行提前干预。当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时,老年人很容易进入“疼痛衰老”阶段,进而迅速过渡到“忍痛离世”阶段。所以,我认为时下中国的养老品格尚停留在“有人养的凑合”状态,离“有尊严的善养”还有一定距离。这引发我的思考是,在“少子化”和“高龄化”并存的时代,家庭养老还能发挥多少余力?国家养老职责边界在哪里?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先从国家政策寻找答案,发现国家正逐渐开放养老市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服务正从传统的国家—家庭二元保障机制走向多元供给之路。政策落地的结果就是很多地方政府提出了类似上海“9073”(90%老人在家养老、7%依靠社区养老、3%依靠机构养老)或北京“9064”的养老服务格局,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和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但是“9073”或“9064”这样的养老格局划分有何理论依据?于是,我将这一问题还原到公共物品理论视野下,以公共物品“供应”与“生产”分离模型作为分析起点,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分为养老服务供应逻辑和生产逻辑两条主线。

从供应逻辑来看,合理划分养老责任是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基本前提。养老责任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划分是在“去机构化”和“非正式化”相互配合中实现的。首先,“去机构化”旨在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对失能、失智等特困老人的保护作用,剥离公办养老机构承载的不合理需求,将机构养老承载不了的老年人分流到社区,老年人在社区自费或在政府补贴资助下向市场购买服务,降低机构照料的高昂财政成本,提高公共养老资源使用效率。其次,“非正式化”旨在给予照料者支持,恢复家庭照料功能为社区养老打下牢固基础,使家庭和社区有能力吸纳“去机构化”分流而来的老年人。因为传统的家庭养老过分依赖家庭成员无偿提供照料,让照料者在劳动参与和家庭照料之间面临强大的张力,无偿照料导致照料者福利受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非正式照料效果。通过非正式照料政策支持,可以促进家庭养老向更具弹性的居家养老转变,家庭成员将不再成为唯一的照料者,家庭照料者可以使用照料者津贴雇佣他人代替照料。

从生产逻辑来看,养老服务是一个由作为供应者的政府、作为生产者的各类组织和作为消费者的老年人组成的市场。养老服务的递送是靠不同类型生产者完成的,既可以选择基于命令-指挥原则的单一官僚制组织来生产,也可以选择基于竞争—契约原则的多种市场组织来生产。当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国家养老服务生产能力不足时,就可以向市场借力。“市场化”激励政策瞄准养老服务市场的供方,旨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老服务,增加养老服务供给,追求的是竞争条件下的养老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由于竞争是市场产生效率的内在要求,要达到“市场化”的最佳效果,离不开老年人的“个性化”选择予以配合。“个性化”瞄准养老服务市场的需方,将享有社会权利的老年公民视为具有不同照料需求的“个性化”消费者,旨在增强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用脚投票促进服务商之间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养老服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对于退出劳动力市场造成购买力下降而导致选择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政府可以采用减税、补贴、有价证券等措施向其增权,增强老年人自由选择能力。由“市场化”和“个性化”主导的供求并行向下的权力下沉运动最终改变了养老服务生产模式,从单一的老年福利逐步走向多元混合的老年福利。因此,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由“去机构化”、“非正式化”、“市场化”和“个性化”组成的四核驱动系统。

这个理论判断对理解中国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困境有多大解释力?带着这一问题,我查阅了统计年鉴,发现当前养老服务市场虽然一片红火,但有三大痛点制约养老服务业良性发展。一是“个性化”选择权不能充分行使,养老市场供求失衡且发展迟滞。我国养老金水平偏低,以养老券、高龄津贴、护理补贴为主的“个性化”政策工具补助力度小,尚不足以支持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限制了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行使,抑制了有效需求的释放,从而使养老服务“市场化”多元供给发展活力不足。二是“去机构化”供养对象及功能错位,基本公共养老服务责任边界模糊。生活可以自理、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占用了公办养老机构大量床位,最需要入住的老年人住不进去。这种错位现象使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功能发生重叠,社区居家养老无法有效吸纳机构养老剥离出来的需求,却还承载了部分公办养老机构应该满足的需求,进一步放大了养老服务供给短缺。三是“非正式化”缺乏配套政策支持,社会养老难以向个人本位与家庭本位回归。当前公共政策聚焦点是如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对家庭照料者的生存状态关注不足,照料者支持政策尚处于空白。“非正式化”与“去机构化”难以形成互补作用,导致养老需求不能在家庭、社区和机构之间进行有序流转,养老本位责任在家庭、社区、机构三大载体中迷失。而且,伴随着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不断做强,家庭养老功能却逐渐弱化,社会养老服务的三大体系发展步调不一致,无法实现同频共振,影响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由“市场化”单核驱动,缺乏“个性化”、“去机构化”、“非正式化”有力配合。

所以,为了应对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困境,我们需要围绕“非正式化”,加紧出台家庭照料支持政策,比如照料者津贴、照料者技能培训等,夯实社会养老服务建设的底层架构。也需要围绕“个性化”,逐步提高“三大补贴”支持力度,逐步扩大“三大补贴”在刚需老人中的惠及面,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增强老年人养老支付能力,激活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还要建立服务商清单管理机制,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供应商的资质评定,解决养老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老年人选择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帮助老年人在市场上买到放心的服务。更需要围绕“去机构化”,建立养老需求统一评估机制和公办养老床位轮候机制,准确识别老年人需求,对老年人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将老年人有序分流到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范畴中,确保公共福利享用的公平性。这样,养老需求评估和服务商清单管理机制使公共养老资源分配形成一个闭环,政府掌管资源分配的前端和终端,而将资源具体使用交给市场组织和消费者自由选择,由此一个比较成熟的养老服务市场最终形成。可以预见,未来的养老服务市场将会呈现百舸争流,百家争鸣的多样化发展局面,在这个沸沸扬扬的市场里,如何实现国家、社会、个人的养老之责,帮助老年人善养余生依然任重道远


八、人民网评:“老有善养”须向市场求解

邓海建      财政部、民政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重点安排与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相关的项目。

中国自古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说法。善待老人,既是善待未来的自己,亦是政府部门的公共责任。

9月23日,中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报告指出: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到201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4.87亿左右,届时,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面对巨量的老龄人口与深度老龄化社会,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考验着制度设计的担当与智慧

这是一个让市场做决定的年代,也是一个简政放权成为改革旋律的年代。面对严峻养老问题,有三点已成共识:一是养老责任要明确;二是养老层级要提高;三是养老服务要有效率。于此而言,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时隔一年,2014年9月,财政部、民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养老服务的需求,重点选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养老服务人员培养等,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政府出钱,向市场购买优质养老服务,解决了行政“大包干”高贵低效的症结,同时又能激活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可谓一举多赢。

根据意见要求,“各地要全面梳理现行由财政支出安排的各类养老服务项目,凡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应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这里其实传递了两个取向:一是“买服务”体现了公共性与公益性。财政兜底,包括转移支付、彩票公益等形式,保障公共供给的可操作性。二是“买服务”是行政与市场的双重契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以此观之,契约化、民营化的养老服务链条,既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创举,也是完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拓展。以国际惯例来看,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就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公共服务的基本方式。

事实上,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在中国已有积极探索。据了解,广东惠州已有9000万的资金用于购买各种养老服务。目前,青海、江苏等省份也已制定本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实际操作办法。“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善养,绝不只是成本与负担的命题。构建养老服务政府购买体系,让政府责任与市场活力互动起来,养老这回事,是考验,亦是机遇。


九、“喘息服务”:为“老有善养”提供福利支点

 “喘息服务”本质上是兜底性公共服务的增量,带有善政初衷

  2018年,北京首个“喘息服务”试点在丰台区启动——试点期间,主要面对特困家庭,如居家养老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政府买单,让长期照护老人的家庭成员得以“喘息”。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丰台区启动第二期“喘息服务”,预计将为1000名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服务。目前,这项新服务已经在北京多区布局,未来将全面推广。

  在当下,养老问题无疑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为破解难题,各地也展开了各种探索与尝试,但整体而言,家庭养老仍会是主流的养老方式。而对很多家庭而言,照护老人连着道德与现实压力的两端,道德端写着“孝”字,现实压力一端则是喘不过气。太多人因为要长期照护老人,自己也积劳成疾,有些“久病床头无孝子”的现象也与此不无干系。

  在此情境下,政府购买专业机构的服务,让专业机构阶段性替代照料,就如同提供了养老“中转站”,让长期照护老人的家庭看护者们可得几日“喘息”,无疑是颇具现实针对性的人文关怀举措。

  “喘息服务”本质上是公共福利兜底保障的“做加法”,可以预见,一旦推广开来,此举能让不少家庭切实受惠。

  据了解,北京户籍总人口中,老年人占到了24.5%,意味着这座城市的户籍人口中,近四分之一是老年人,这其中包括部分失能、失智老人和空巢老人。他们需要家庭成员投入不少精力来照顾。政府提供“喘息服务”,不仅是对居家照顾者的“帮扶一把”,更能体现对老年群体的特别关爱。

  其实,不只是在北京,在全国范围内,老龄化都是个普遍的问题。今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预计将达2.6亿人,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将突破4600万。该如何照拂数量庞大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尤为迫切。

  十八大以来,中央曾多次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喘息服务”就是种指向制度完善的创新。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入住机构,进行短期托养照护,一种是由服务机构派专业的工作人员上门照料。这种灵活短期的照料,类似于家政,但又不同于家政,而是兜底性公共服务的拓殖。

  事实上,如前述所言,基于提供靠谱的养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迫切需求,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比如,上海市在每个街道建立“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由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并制订指导价,以普惠的价格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在南京,养老机构里的养老床位已经可以搬回家,同样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养老机构就可以将养老院的餐饮、照护等服务延伸到老人家里,24小时呼叫应答。而在北京,多家养老机构还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这些措施兼顾老年人需求与价格承受能力,对增强相关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都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目前“喘息服务”还存在与老年人需求匹配度需提高的问题,相关负责人称对于“喘息服务”的内容,未来在全市各区落地时还要进一步细化明确。期待“喘息服务”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也希望更多地方能择其善者而借鉴,在推动“老有善养”方面有更多积极有效的自选动作。

  □喻辛(媒体人)


芙蓉国评论丨“三个瞄准”实现“老有善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要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为重要抓手,瞄准“老有所居”“老有所需”“老有所乐”,精准发力,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瞄准“老有所居”完善“硬设施”,筑牢养老服务基础。党建引领形成发展合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作用,坚持“党建+养老”,整合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优化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构建“十五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落实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政策,让基本养老服务聚集在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年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环境条件等因素,依托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力量提供家庭养老指导服务,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规划,形成结构科学、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精细精准开展适老化改造。建立统一的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对象予以补贴,充分尊重老年人家庭意愿,开展“一户一策”推进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工作,为老年人家庭提供安全性、便利性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

瞄准“老有所需”提升“软服务”,提高养老服务保障。兜实养老服务民生底线。聚焦老年人最基本、最刚性、最共性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将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应保尽保,应养尽养,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政府做到承诺必达,老年人实现“照单点菜”。通过建立“微心愿”清单,由党员、志愿者进行一对一认领,让老年人获取基本养老服务更加贴心暖心。做好养老服务结合文章。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养老机构“嵌入”到社区,将党员之家、助餐点、音乐室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搭建“一体化资源整合,一站式综合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努力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综合养老服务。

瞄准“老有所乐”满足“多需求”,丰富养老服务形式。大力推动养老全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提供适老化产品的银发产业,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双向发力,开发出如康养、旅游、再就业等更多且更能够满足老年人差异化需求的服务与产品,充分释放老年人的消费潜能。开发建设养老智慧服务平台。深入探索“智慧养老”新路径,以信息化手段链接服务需求和供给,积极响应老年人的合理需求,一站式为老年人提供送餐助餐、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关爱等个性化特色服务,形成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逐步拓展养老服务内容范围。聚焦当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探索并推动建立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组织开展摄影、书法、太极拳、舞蹈等各类活动,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养老乐园”,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老有善养”。(文/杨佳情)


十一、北青报:我们离“老有善养”还有多远

近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中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中国公民有8.3年的时间带病生存。

这些带病生存的老人中,有相当部分是失能者,包括重度失能、中度失能和轻度失能,其中重度失能分为重度一级、重度二级与重度三级3个等级。当然,简单分类可分为失能和半失能。

2018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2.49亿。根据全国老龄办2018年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报告,中国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约占老人总数的18.3%,有4000多万人。

老有所养一直是社会文明所追求的目标,但只是一个初级目标。更高的目标是,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后者才是与今天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社会高度兼容和融合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今天,中国的基本养老制度已经建立,尽管还需要完善,但已经全面覆盖全民养老,老有所养的目标基本达到,但离老有善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也应当是中国的下一步目标。老有善养的实现也就是要解决老年人的居家养病或治病需求。老人的这一点与其他人的医疗需求有明显的不同,也即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然衰老的结果,这种情况并不能通过医疗手段恢复,但是可以通过照护的医疗手段帮助老人正常生活,并且可以减轻老人因健康状况不好而产生的身心痛苦。

同时,如果能照护好老人,也能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以致全家致贫的困境。而且,由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绝大部分家庭的子女也难以应对一对夫妻要关照四位老人的艰难任务,因此需要有社会化的措施来解决中国老人的善养问题

2016年7月6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推出《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15个城市首批试点长期照护险。长期照护险的试点表明,比较适合带病生存和失能老人的善养,其中的护理成为极为重要的因素和条件。

老年人的照护其实是护理和调理居多,医疗较少,最需要的是护士,包括量血压、服药、打针、输液,插胃管和导尿管,甚至做心电图等。而依托互联网,网约护士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6地,率先试点开展“互联网 护理服务”,尝试利用护士的下班及休息时间,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但是,网约护士的门槛又限制了很多人成为网约护士,因为需要“5年资历,护师职称”。

目前,中国有400万在册护士,千人护士占有量只有3人。在400万护士中挑选“5年资历,护师职称”的护士,而且还是要在他们的业余时间做网约护士,显然不能满足2.49亿老人的需求,即便只是照护4000多万失能老人,也供不应求。

实际上,这也看出,为了应对中国老龄化的深度和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得到善养,有大量工作要做,也有大量就业机会。一方面,需要对已经试行长期照护险城市的经验进行总结,把这种社会保险尽快推广到全国,另一方面需要按照社会的需求大量培养护士,而且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就业方向。为此,可以依托医学院校招收只需2-3年就毕业的专职护士,而且可以打破职业性别界线,鼓励和培养更多的男护士。

一个社会能创造所有条件,让所有老人善养善终,才是更为文明的社会。


十二、半月谈: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这些地方在探索

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史无前例。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9.8%,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35年左右,这一占比将超过30%。构建老龄友好型社会,加强养老服务保障,让老年人度过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是关系亿万家庭幸福的“国之大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多次修订,以及《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系列重要文件出台,我国养老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城市地区不断探索升级新模式。

随着养老需求日益多元化,养老护理已不再是简单的基础生活照顾,集慢病护理、医疗康复、康复辅具应用、健康管理、安全及急救知识等复合型看护照料模式,更为养老行业所需,养老+医疗+娱乐+旅游+教育+消费等不断拓宽养老新地带、催生养老新品类。

与此同时,养老机构专业化分化、长期护理险试点进一步扩围、互联网医疗不断深入社区基层、定制化养老呼之欲出、帮扶老龄“数字遗民”缩小“数字鸿沟”……养老领域亮点不断刷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我国养老事业日益呈现四个特点:消费个性化层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养老地域流动性越来越大、养老服务越来越社会化。

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生老病死概莫能外,老龄友好型社会呼唤共建共享。

之一:“第六险+第三支柱”在发力

半月谈记者 李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飞速攀升,养老目标不断向着更有尊严、更高质量迈进。近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其中以长期护理险和个人养老金试点为代表,探索构建品质养老方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

“第六险”:不让“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朱阿姨,天气变好了,您感觉怎么样?”今年3月15日10时,浙江省嘉善县椿熙堂老年社会服务发展中心护理员郁全英来到朱玉珍家中。看到郁全英进来,82岁的朱玉珍微微抬了抬手,脸上有了笑容。

作为长期护理险护理员,郁全英已经照顾朱玉珍2年多了。每两天,郁全英都会上门护理朱玉珍,服务内容包括理发、擦身、沐浴、剪指甲、康复按摩等,一个小时服务费用60元。通过长期护理险补贴,重度失能的朱玉珍每月可获得900元的护理券和300元的现金补助,这意味着朱玉珍每月至少可免费享受20次(小时)养老护理服务。

“她的到来,真给我们家庭减轻了很大护理压力!”朱玉珍50多岁的儿媳妇童红英告诉半月谈记者,婆婆卧床多年,自己的体力精力也大不如前,“小”老人照顾“老”老人,一年比一年吃力,幸亏有长期护理险,自己才有了“喘口气”的机会。

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之后的“第六大保险”。2017年,嘉善县在浙江省率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分城乡、不分年龄,覆盖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2018年9月该险种又继续扩大保障范围,在全省率先将评估等级达到4级的中度失能人员以及中度、重度失智人员纳入范畴。

经过多年推广,长护险已成为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的一剂良方。截至2023年2月底,嘉善县累计有11364人享受到长护险待遇,其中8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上门护理服务,较好保障了失能失智老人的晚年生活。

我国自2016年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今已覆盖49个试点城市、1.45亿人口,超过180万名失能人员享受到了社保“第六险”待遇。

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会长徐佳增表示,长期护理险是我国面对老龄化社会大量出现失能失智老人进行的一个制度性设计,它的引入有利于纾解人们的养老忧患,在减轻重度失能人员家庭经济负担、改善失能失智人员生存质量、促进康养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我国将基本形成适应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届时,将有更多的中国老人老有所护,老有所安。”徐佳增说。

养老第三支柱,多一份积累保障老年生活

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3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浪潮”正席卷而来。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形势下,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旨在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何谓个人养老金?根据该《办法》,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保值增值方面,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内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不包括已经退休人员),均可参加个人养老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于2022年4月21日公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数据显示,体现社会共济性质的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22年底,参保人数已超过10亿,目前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但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面临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第二支柱)存在民营企业参与率低等问题,亟待在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方面破题。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出台了个人养老金制度,引导公众增加个人养老资产储备。”徐佳增说。

杭州作为个人养老金试点城市,个人养老金参保热度颇高。杭州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处长沈明海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后,杭州市消费者总体投资风格较为稳健,投资选择偏向于储蓄产品和保险产品,在基金的选择上也更偏向于长期型产品。

2022年11月,杭州市民夏先生在浙江某银行储存了一笔1.2万元的储蓄型个人养老金。夏先生说,为保证退休后老年生活品质,20年前,他就购买了某保险机构“每月存入100元、60周岁退休后每月可领取1650元”的养老金融产品。“但保险机构推出该养老金融产品时,有一定的管理费和佣金费,对消费者来说并不划算。经历几十年等待后,国家终于出台了个人养老金制度,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夏先生说。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国家关于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在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础上,再增加一份积累,退休后能够再多一份收入,让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特别是个人养老金有利于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合理选择金融产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合力施策应对老龄化

目前中国老年人不同程度面临贫困风险、疾病风险、失能风险、孤独风险这四种风险。个人养老金和长期照护险是应对第一种和第三种风险的有效手段。但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亟待进一步破解。

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不明显,低收入群体参加意愿不足。沈明海表示,个人养老金虽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但领取个人养老金时仍需单独缴纳3%的个人所得税。对于收入相对较低、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到10%档次的人群,虽然缴纳时享受了3%的抵扣税率,但领取时仍需缴纳3%的个人所得税。这部分群体收入不高,政策规定这部分钱只能在退休时领取,突遇困难时无法灵活支取。

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将居家护理服务作为推动长期护理险落地落实的重要载体,通过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增设服务内容、定期回访等方式,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沈明海建议出台阶梯式的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对未达到10%税率档次的低收入群体,领取个人养老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于达到10%未达到上一档次税率的,进一步降低个人养老金领取个人所得税率,激发低收入群体的参保意愿。对参保人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支取个人养老金的情况,也应该开一个口子,避免一刀切。个人养老金资金封闭运行,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提供在资金安全、保值增值、产品多样方面有明显优势的投资产品。

长护险面对的是失能人群,是通过护理维持其身体机能状态,并不具备显著的治疗康复功能,而医疗保险主要是保障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同时,医保基金面临较大的保值增值压力,对长护险的“输血”面临持续性的问题。因此,沈明海建议完善推广长期护理险制度,建立专门的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保证其长期稳定发展。“未来还可以探索将民政、残联等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助老基金进行整合,聚拢到长护险的资金池里,集中力量办大事。”

之二:养老须“适老”

半月谈记者 吴振东

上海,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截至2022年底,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36.8%。总量持续增加且越来越细分的养老需求,催促着养老机构不断升级迭代。

“可以随时找医生问诊,方便多了,心里踏实多了。”对于日常出行需要轮椅的李老伯来说,现在不用出门,就能拥有门诊在身边的便利。这是上海市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为高龄长者带来的惊喜之一。

老龄友好型社会,从社区开始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基于我国国情构建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日益受到各方认可。其中,“90”指90%左右的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因此,完善“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可及性、便利性格外重要。

在2023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建设100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为首次提出的任务目标。相较于当前上海依托街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造的“15分钟为老服务圈”,“家门口养老服务站”致力于让市民步行5分钟就能便捷获取各类养老“微服务”。

闵行区新虹街道“航云路家门口养老服务站”近期正式对外开放,这是该区第一个建成投用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辐射周边2个小区1600多名老人。面积不到300平方米的服务站内,助起沙发、感应照明、防跌倒智能警报设备等适老化设施一应俱全,设有助餐室、日托室、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

服务站突出“微”的理念,把微助餐、微健康、微社交、微顾问等8项服务送至居民家门口。例如,“微助餐”,“航云路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按菜品荤素、数量等,设3个不同价位档次,每周菜品不重复。王阿姨和老伴在这里订了两份午餐,“中午不烧饭,也能吃上营养饭菜了。”她说。

李老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服务站不仅为他准备了控糖餐品,还指导他进行健康监测和锻炼。“老人们大都希望养老不离家,服务站不仅提供了物理空间,还是一种情感寄托。”李老伯感慨地说。

考虑到并非所有认知障碍老人都能得到专业机构的照料,专业养老服务的供给也在向社区延伸。闵行区马桥镇近日投用的认知障碍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可为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人提供精筛、生活照顾、自理能力训练、精神及社会交往支持、日间托养等服务。

“我们还计划提供家庭照料者的培训,让家属掌握照护认知障碍长者的基本技能。”马桥镇认知障碍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说。

把“记忆”搬到养老院

上海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超过30万,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面对这一群体的照护专业需求,上海2018年将“改造认知障碍照料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已有认知障碍照护床位9400余张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出现了一批提供专业服务的照护机构。

上海浦江地区的浦江鲁坤养老院是一家新开业的认知障碍专业照护养老机构,共有床位252张。与普通养老机构不同,鲁坤养老院着力为老人打造“真实”的社会生活。“记忆咖啡馆”“售票处”“杂货铺”“家庭俱乐部”……都是老人们年轻岁月中熟悉的生活场景。


“鼓励老人积极参与这些‘社会性事务’,尽可能维持其原有的生活技能,延缓认知衰退,实现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华康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婕说。

除打造社交环境外,机构还引入专业团队为住养老人提供全方位康复认知训练,改善老人情绪问题。朱阿伯因患帕金森病出现认知障碍,刚入院时,感官、生活和执行能力有明显退化。经过专业康复和非药物干预,认知障碍症状和焦虑情绪均有所减轻,逐渐成为组织社交活动的热心人。

拥有康复、问诊、配药等功能的养老机构,正越来越受到老人的欢迎。上海民政、卫健部门积极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工作,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面,让更多住养老人享受近在身边的医疗服务。

“我们可以提前通过医疗移动终端,在普陀区中心医院预约挂号,到了约定时间,我们再组织老人和医生进行视频一对一复诊。”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内,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李老伯顺利完成了网上诊疗,线上开出的处方药将通过快递直送。

保障新型养老机构“生根开花”

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协作机制。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机构类型和服务形式。包括提速“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建设,提升医养结合水平;加快布局和建设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点,实现“家门口”与“一站式”优势互补;加快构建社区助餐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

民政部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明确,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受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申请。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表示,“取消设立许可”的新政策,将更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更多各类新型养老机构及服务涌现。

但真正让新型养老机构“生根开花”,政府还应给予更大力度支持。例如,照护认知障碍等特殊老年人群体的机构,在机构环境改造、人力成本等方面,较普通机构投入更大,政府可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认知障碍照护机构按使用床位数给予相应的建设补助、运营补贴;对于政府出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如用于照护特殊老年群体,可让运营方提早介入空间设计、环境打造等过程,避免投入使用后出现“不适老”的问题。

不少城市都面临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甚至一床难求、郊区机构门可罗雀的结构性矛盾。对一些新型养老机构来说也是如此,而入住率过低则可能造成服务难以为继。破题的关键是加强养老床位的统筹使用,可试点推进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机制,不断将优质床位资源纳入全市统筹池,保障老人可以更大范围选择。

之三:“量身定制”养老图鉴

半月谈记者 杨稳玺

从按照健康状况“量身打造”服务内容的机构养老,到涵盖“吃喝玩乐”的养老服务圈;从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舒心惬意,到追寻诗与远方的旅居康养……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健康养老列为“六优”产业,不断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助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效提升,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养老也可“私人定制”

入院第一步先评估身体状况,再结合个人需求制定食谱和康复、康养计划,还有老年学堂、兴趣小组可以加入……养老“定制化”升级,已成为不少宁夏养老机构的“必备内容”,养老机构不断“延链、补链”,力图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私人定制”养老服务。

“吴忠市盐池县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这张名片帮助我们构建涵盖‘医、养、药、游’为支撑的医药医疗、保健养生、旅游康体产业体系,打造集‘开放式公寓、酒店式服务、学院式文娱、度假式旅居、医疗式康养’于一体的大型康复生态养生养老机构。”吴忠市盐池县永宏乐丰康复生态养生园负责人赵永禄说。

在老年大学“一位难求”的当下,养生园引进了共建的老年大学,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棋牌唠嗑升级成了“定制学习”。66岁的李秀玲说:“唱红歌、学曲艺,举办旗袍走秀,潮得很呢!”

“养老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各类社会组织、机构及服务人员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全国政协委员王春秀说,通过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补短板计划、农村敬老院质效提升计划,宁夏已建立起了机构梯次配置、山川布局合理的结对帮扶机制。


华邦美好家园(宁夏)孝慈园院长张一凡说,依托信息化、物联网技术,今后群众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远程健康监测、健康评估、疾病风险评估预警、远程医疗、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为让老人安详又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近年来,宁夏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开始发展、升级安宁疗护服务。石嘴山市平罗县颐养中心院长张菊梅说:“由养老院医护人员、照护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陪伴老人身边,可以尽最大所能减轻老人临终时的病痛和恐惧不安情绪。”

兜底、普惠“因地制宜”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工人街社区的多个一楼楼梯被改造成了平整坡道。“以前那几级楼梯,对我来说就是天堑。改造升级后,天堑变通途了。”谈及政府部门对生活环境的“定制化”改造升级,65岁的马志顺赞不绝口。

走入马志顺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随处可见的黄色把手,在洗手间、床边也安装了相应设施。“量身打造,合适得很。”马志顺将助行器展开成椅子后坐下说,自己遭遇车祸后行动不便,妹妹扛起照顾他和90岁父亲的重担。“以前别说出门,在家里都只能躺着,现在有助行器、扶手,活动范围大多了。门口的坡道也方便妹妹把我推出门转转,以前上下楼没两三个人根本抱不动我。”

“今年宁夏有6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可以得到适老化改造,这项工作已被列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和民生实事。”自治区民政厅厅长蒋文龄说。

为回答“农民老了、种不动地了怎么办”这一难题,平罗县在农村产权自愿有偿退出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农村“以权养老”机制。“通过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股权等置换居家、集中等多元养老服务,让老人在故乡安享晚年。”平罗县农改中心主任顾思伟说。

旅居养老蓄势待发

“早早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激动得不行,很新鲜、很期待。”银川的李大爷说,即将启程的福建旅居养老体验活动是“双重升级”。“一方面旅游升级,不住酒店住养老机构,吃住啥的别人都给你管好了,不用操心;另一方面按照我们要求,注重养生、体验不一样的风情。”


随着老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乐享晚年的要求已不再仅限于故土,而是追求诗与远方。今年3月底,宁夏首批赴闽旅居养老体验的老年人正式启程。

近年来,宁夏大力发展区内外“候鸟式”旅居养老产业,逐步形成多元化、多业态养老产业发展新格局。2022年7月,自治区民政厅与福建省民政厅签订了“闽宁协作—旅居养老”(共添山海寿—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今年,宁夏继续探索发展以福建、广东、山西、云南等省份为龙头示范的双向康养旅居养老,将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打造“乐享塞上·颐养宁夏”医养康养品牌,并同步推进春夏秋三季区内南北互动的旅居养老。

“一定让首批来宁体验旅居养老的福建朋友感受到宁夏之美。”吴忠市颐嘉祥老年公寓负责人闫荣杰说,远道而来的客人不仅可以品尝到宁夏地方特色美食,还能接触黄河美景、特色采摘、灵芝养生。“管吃管住的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到150元之间。”

之四:让“数字遗民”晋级“数字移民”

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

数字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数字鸿沟将社会分化为三个世界:一是“数字原住民”世界,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自如使用技术、享受技术红利;二是“数字移民”世界,基本跟上了技术革新步伐的中年人和少部分老年人;三是“数字遗民”世界,无法正常使用数字技术、被技术操作拖累、被关在数字技术之门之外的老年人。

数字技术这把剑,在为生而赛博的“数字原住民”赋予更多主动权的同时,也辟出一道“数字天堑”,将“数字遗民”留在了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数字鸿沟”下的银发族

数字技术的发展在重塑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拉大了银发族与数字生活的距离。《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半数以上的老年群体至今尚未触网。

在我国,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并行疾驰的是“人口老龄化”,导致代际间的数字鸿沟拉大。

——购物之困。

“不会用手机买单,自助结账也不收现金,就只能在人工这里排队。”北京一超市内,一位正在排队结账的65岁老人告诉半月谈记者,“孩子每次都叫我们从网上买,说是能直接送货到家,我们也不会搞,而且网上买的质量一般,还是现场买的更放心。”


类似的情况不仅发生在超市,肯德基、麦当劳门店大多只接受线上点单,想满足孙子孙女心愿的老年人,往往因不懂“疯狂星期四”等活动而现场原价购买单品,最终多花一大笔钱。

——就医之难。

在人满为患的门诊大厅里,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行色匆匆的年轻人,在自助取号机上快速一点,就可以拿到早已网络约好的号码;而对人工挂号窗口前排队的老年人而言,“老是赶不上线上放号”。

——出行之阻。

“平时家里面只有两个老人在家,前段时间老人生病,大晚上在路边拦不到出租车,也不会用手机打车,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告诉我们,给他们叫车送到医院的。”河北的马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久而久之,老人就不愿出门,只想待在家里了。”

走不出的“数字困境”“数字陷阱”

对不熟悉数字技术的老人而言,恐惧的心理、难防的陷阱、得不到回应的诉求,都成为阻挡老年人走出“数字困境”的壁垒。

——不敢用不愿用。

眼花缭乱的页面,烦琐的选项,复杂的规则将老年群体隔绝在外。“每次打开打车软件,里面的好多选项,什么专车、拼车、特价车,不如我在路边拦辆出租车。”马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在手机上买点菜还要加七八块的配送费,点个外卖也算不明白红包满减,太麻烦了。”

半只脚刚踏进数字时代的大门,就已经被“薅了羊毛”,让本就不熟悉数字技术的部分老年人更不愿甚至不敢使用网络。在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看来,老年人对数字技术的排斥心理是“由于老年人对智能化手机的熟悉程度和年轻人存在差距,而当前数字技术更多是为了满足年轻人的需要,开发者也多为年轻人,缺少老年人的体验感”。

——知老坑老。

不少老年人在使用手机中容易被弹出的“内存不足”“病毒威胁”等提示误导,点击后往往会被强制下载恶意软件,加剧信息泄露的风险。有人盯上了老年人的养老金、救命钱,不择手段进行坑骗。红包返现的套路、恶意弹窗的扣费、保健品的骗局、高额理财的圈套……由于缺乏信息鉴别能力,部分老年群体极易踏入精心设置的数字陷阱。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周亚平认为,这些欺诈行为包括“营销和假政策”两类,直击老年群体的痛点,故意激发创造其“健康焦虑或者养老焦虑”。

“商家有意或无意的欺诈,很重要的因素是想掏老年人的腰包。”陆杰华表示,“这样的无良商家让老年人对网络信息更加排斥。”

——被漠视的需求。

尽管现实中已有不少老年人沉迷短视频和抖音直播,但在生活服务方面,老年群体仍然是“被遗忘的少数人”。大量商家将主力消费群体定位为中青年的同时,忽视了老年人的需求。字体小、广告多、页面复杂等问题,依旧困扰着银发群体。

“抖音和短视频提供的资讯大多是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特点研究开发的,年轻人虽然也用抖音,但更喜欢使用小红书、知乎等。”陆杰华分析,“由于年龄和数字素养等原因,老年人更享受文化娱乐的服务,在智能应用公共服务方面和年轻人存在差距。”

从“数字遗民”到“数字移民”

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作为系统性民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

——加快建设适老化媒介。“数字技术的开发者需要考虑到老年用户的可接受程度和熟悉程度。”陆杰华表示。优化刚性服务流程,人脸识别可以变成现场验证,网络抢号可以成为绿色通道,立足老年群体的切实需求;强化柔性服务关怀,耐心多点,步伐慢点,语气软点,嗓音低点,别把老年人关在数字技术的大门之外。

——少点套路,多点真诚。面对层出不穷的老年人骗局,周亚平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监管力度,“信息化部门和移动通信部门可以整合利用技术大数据来预防老年人上当受骗,并定期展开考核,如果犯罪比例过高则进行有效追责。”此外,商家也要少点复杂的套路,别让“适老”的公益沦为“坑老”的生意。

——数字反哺势在必行。“老龄社会的数字反哺应该将线上线下综合起来。”陆杰华表示,“老年大学可以通过教学的形式为更多老年人赋能,熟悉数字技术来降低焦虑和风险,社区通过各种讲座向老年人讲解传授数字技术。”

(原标题:半月谈: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这些地方在探索

来源:半月谈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