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瞭望 | 老有善养,社区“托老所”就近安老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12-25
字号: [小] [大]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3-12-25

 以居家养老为目标,提升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急在当下、利在长远

  谈及在社区“入托”的原因,接受采访的多位老人不约而同提到“像家”“照顾得好”“收费合适”

  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除了解决“缺队伍”问题,还需在机构设施数量、服务递送精准性、运营机制可持续等方面持续发力

  新华社记者 张欣 张子琪

  一次,又一次。在不知已是第几次把父亲扶到洗手间后,董秀玉没忍住,发了脾气。

  83岁的父亲一直与董秀玉生活在青海省西宁市。在她精心照料下,老人虽然时不时地“犯糊涂”,但身体还不错。压倒她的“稻草”,是父亲夜复一夜的频繁如厕。

  睡眠“碎成了渣”的她不禁发问:“折腾什么?”年迈的父亲举起紧握的双拳,敲打脑袋。董秀玉瞬间“破防”。

  远在四川和广东的姐弟劝她把父亲送进养老院,但她不肯——担心机构照护不周、自己探望不便。直到“托老所”开到了她的家门口。

  董秀玉把父亲“托”进了离家步行仅10分钟的西宁城西区通海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这里,老人不必离开社区就可以获得全天候的托养照护服务,而且时间灵活,“想家了办个外出手续就可以回家住”。董秀玉在得以“喘息”的同时,还能就近探望,“过条马路就可以过来陪他”。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以居家养老为目标,提升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急在当下、利在长远。

  作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社区是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身边、家边、周边集聚的最佳“落点”。国办近日转发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选择50个左右城市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先行试点。其中,“养老托育”位于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七种服务的第一位。

  近年来,根据老年人居住在社区、资源聚集在社区、养老服务需求释放在社区等特点,各地正在探索建设优化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提高养老服务的便利化和可及性。

  有“家”的氛围

  入住西宁城西区公园巷社区“爱老幸福驿站”之前,78岁的陈雪荣独居在家。前不久,老人意外摔倒伤了腰,需要卧床静养。难以照护周全的子女,把她送到了家附近的这家养老驿站。

  入住近4个月,养老护理员安顿老人的一日三餐,为她按摩、及时换药。如今,陈雪荣恢复良好,行走已无大碍。

  在西宁,像公园巷社区“爱老幸福驿站”这样具备老年人照护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已覆盖主城区130个社区中的127个。“可以面向高龄独居老人、失能失智老人、术后需要康复照料的老人,以及由于家庭成员出差、务工等原因无法得到良好照护的老人,提供日托或阶段性的全日集中住宿、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西宁市民政局副局长高波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谈及在社区“入托”的原因,接受采访的多位老人不约而同提到“像家”“照顾得好”“收费合适”。

  离家近或者有“家”的氛围,意味着生活环境的熟悉度和社会关系的稳定性还在。记者在公园巷社区“爱老幸福驿站”看到,这里由一个面积约150平方米的三居室改建而成,客厅一角装有安防监控系统,厨房设有餐食留样柜,卫生间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此外,这家“托老所”的内部设施与普通家庭的布局无异。

  在跟儿女商量后,陈雪荣选择把“短托”协议延期。原因是“这里有人照顾、有人做伴。儿女们有空就来看看我,想家了可以让他们接我回去住两天。”

  医疗保健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调合作。2023年8月,通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入住通海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16位老人上门体检,老人们拥有了“个人健康信息档案”,可享受上门巡诊、中医诊疗、慢病管理、就医绿色通道等多项服务。

  西宁温馨阳光托老所,负责运营公园巷社区“爱老幸福驿站”和通海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托老所总经理高宗慧介绍,为了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当地政府通过“双证双营”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社区养老机构办理医疗许可证,条件受限的可就近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由医疗机构派驻医疗团队向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和设施提供医养服务。

  “这里经济实惠、性价比高。”87岁的孟凡森老人入住通海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二人间,每月付费约4000元。在这里,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和护理照料等级,入住的老人们每月付费在3500~6000元之间,与当地市场化养老机构的收费水平大体相当。

  “托”在社区的花费更低。比如,公园巷社区“爱老幸福驿站”面向自理老人的收费标准为每月2800元,对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每月收取的费用在3200~4500元之间。

  服务模式持续升级

  社区“托老所”,能够有效弥补家庭非正式照护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慰藉等方面的短板。为了让更多老年人就近就便获得养老服务,近年来,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模式经历了不断探索、持续升级的发展过程。

  2011年起,我国在全国广泛设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类养老服务设施以“朝去夕归”为特点,主要向社区内的自理、半自理老年人提供日间服务,内容包括膳食供应、个人照料、休闲娱乐、保健康复等。

  在实践中各地逐渐发现,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并不限于日间,特别是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的“就近养老”需求旺盛。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探索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更多方式。其中,上海2014年开始试点的长者照护之家,以及北京2016年起探索建设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代表性较强。

  上海的长者照护之家,定位于“社区托养”,多采取小区嵌入式设置,为失能老人、高龄独居老人以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就近提供集中照护服务。北京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定位为社区老年人家门口的“服务管家”,驿站依托社区资源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护理、心理支持、社会交流等服务。

  经过几年探索,各地发现,由于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规模较小,功能相对单一、覆盖人群较小,容易出现资源闲置、供需错位等问题,需要层次更为丰富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作为支撑。

  2021年以来,一些地方加快建设“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乡镇(街道)和社区层面衔接、联动、互补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正在形成——设置在乡镇(街道)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侧重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首先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老年人拓展;嵌入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则发挥本区本院、相亲相熟、就近就便、可走可留优势,面向社区全体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性养老服务。

  “这种模式既能补足家庭养老的能力缺口,规模化满足老年群体就近获得养老服务的需求,又能弥补机构养老覆盖面窄、成本高的短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胡宏伟表示。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功能定位为“以照护为主业、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7万个,共有床位311.1万张。

  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公园巷社区“爱老幸福驿站”,护理员赵明柳(左)和陈荣改老人聊天(2023年10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把服务送到老人身边

  2023年7月,西宁城北区火车西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负责运营的城北区春和景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感受到了养老服务行业的痛点之一——留不住养老护理员。

  “一位入住老人因失明无法感知日照变化,作息混乱、整宿不睡。我们尝试帮助她调整生物钟,但改善情况不理想。”该服务中心负责人薛超说,因为失能多年,这位老人养成了由人“把着”如厕的习惯,连月来“吓退”了多位护理员。

  养老护理员流失率高,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民政部数据显示,养老护理员需求量至少为200万名,而截至2020年底,全国的养老护理员仅有32.2万人,用工缺口较大。

  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除了解决“缺队伍”问题,还需在机构设施数量、服务递送精准性、运营机制可持续等方面持续发力。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布局需更充分。根据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等机构调研数据,2021年90个城市的超过60万个社区中,仅31.70%的社区在1公里范围内具备养老设施。

  面对这样的现实基础,我国已连续3年组织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到2025年,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60%。”各地也在相关规划中明确了优化调整养老服务设施的布局目标。

  比如,湖北提出2023年完成100个乡镇(街道)社区养老综合体建设;北京提出开展已建成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推动城市更新行动计划腾退的闲置房产和空间用于养老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以需定供”递送养老服务需更精准有效。实践中,一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使用场景”单一,有的提供日托服务的“托老所”成了“棋牌室”。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地方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以失能、失智、高龄独居老年人等群体为政策支持的重点,科学递送生活照料、托养照护、康复护理、心理辅导、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一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着眼细分需求,向专业方向发力。比如,上海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中,推动部分普通型日间照料机构向认知障碍症照料专护转型。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机制需更可持续。多地实践发现,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尚缺自我造血能力,对补贴政策依赖性较高。“为了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维持收支平衡,我们在承接辖区老年人短期和长期托养、日间照料等工作的同时,还探索发展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入户服务。”薛超说,但是受限于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支付能力,入户服务还未形成规模。

  专家建议,进一步细化优化培育扶持政策,引导更多为老服务专业机构以保本微利为原则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推进完善长期护理保险适用于社区养老的相关政策,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

  “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服务送到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周边,社区大有可为。”胡宏伟说。

  (文中受访老人及家属为化名)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