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央视网评:“老有善养”应成为中国养老的共识

来源: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发布时间:2012-10-22
字号: [小] [大]   
来源: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时间:2012-10-22

自古至今,颐养天年是老人的最大愿望。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白皮书,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0%。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构建适合国情的中国养老模式可谓当务之急。

最新公布的2012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显示,中国养老体系自2011年以来又取得进步,其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从42.5提高到45.4。如果说,养老金缺口和数量的纠结是“基础”问题,那么,选择一条怎样的“中国式养老”道路,则关系到有限养老资源能否最优化配置、关系到千万老人的生存质量。

养老是公共责任。这是没有问题的事实判断。但关于责任大小的界定,这些年已经遭遇事实与理论的困扰。譬如理论而言,诚如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所言,“养老方面的责任,主要有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政府在三方面都负有一定责任,但轻重有别”;历史而言,全责的国家养老模式已经被事实证伪。以深陷债务危机的高福利国家希腊为例——由于政府承担了过度的养老责任,数据显示,如不进行养老金改革,在2010至2050年间,希腊养老金支出将增加相当于12.5%的GDP,社保制度濒临破产。因此,IMF和欧盟在对其施以援手时,也毫不客气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削减养老福利。对于尚在纠结如何以延迟退休缓解养老压力的中国而言,大包大揽的国家养老模式显然不具有任何可能性。

由此观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是为必然选择。

这里其实有三个层面:一是明确政府承担“兜底”责任,公共财政扮演“保基本”的角色——既要健全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为所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提供制度保障;也要保证向所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提供基础养老金,对无力承担个人缴费责任的困难群体予以扶助,对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仍有困难的群体给予适当社会救助。

二是构建亲情化、地域化、市场化的立体养老网络。中国人传统的家园观念强烈,居家养老仍是基本形式,家庭在养老责任的履行中,情感责任功能无可替代;社区养老是现实依托,利用街道社区等组织网络,发挥基层养老的基本保障功能,这是保障“无家”老人老有所养的关键;至于新兴的机构养老,从“补充”到“支撑”,这是公共政策对其认识的变化,也是适应多元、高端养老需求的市场回应。

三是建立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服务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国养老问题,既患“寡”也患“不均”,尤其是在保障层次复杂、城乡差距过大的现实之下,如何分好养老的蛋糕,不仅是个“钱”的问题。就此而言,政府出钱、家庭出“情”、社会出“力”,发挥协作与积聚能力,提升层级、补缺短板、倾向贫弱,这是制度设计亟待确立的取向。

此外,除了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之外,“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也应该成为不可或缺的补充——后者更强调普通居民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以及公民社会中志愿服务的集结力。

诗人叶芝在名篇《当你老了》中写道,“当你老去,发鬓斑白,睡意渐浓,倦倚着壁炉瞌睡。请取出这本诗集,然后,轻轻地读,追忆那双温柔的眼神……”缱绻时光,悠然天伦——这是我们的理想与憧憬。中国的养老体系还“在路上”,但不管怎么说,政府兜底、家庭尽责、社会给力,应是笃定的共识。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