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从国家到地方:让老年人出行不再受阻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1-17
字号: [小] [大]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时间:2024-01-17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周学津)1月1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民航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从国家层面要求加强适老化无障碍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交通运输设备配置和改造力度,改善适老化无障碍城市交通出行体验,持续优化综合运输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信息服务等。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多地结合实际已陆续推出了相应服务,努力提升老年人出行品质。

北京市朝阳区延静里西街的“暖心车站”。周学津 摄

北京开行6条通医专线

“以前在大街上经常看到‘老头乐’,现在见不到了。”“不仅是公路上,小区路边也基本看不到停放的‘老头乐’了。”1月15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走访北京多家社区了解到,俗称为“老头乐”的老年代步车在北京结束两年过渡期,那么老年人就医问诊、接送孩子等出行需求如何满足?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附近的刘翠萍(化名)今年63岁,平日里经常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看病拿药,儿子不接送时,她就会乘坐通医专线。“这条线路我坐过,定点发车,还有一块专门的‘通医专线’告示牌。”问及是否知道通学专线时,刘翠萍表示,“听小区里的邻居提到过,如果是一、二年级的小孩子,老人还能陪着孩子一起坐车。”

据北京公交集团消息,2024年1月2日起,北京公交集团已试点开行6条通医专线,服务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垂杨柳医院、北京海淀医院等7所医院,以方便大型居住社区集中就医出行需求。2023年9月1日,北京公交推出通学专线,在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13所学校开展试点,开通25条通学车线路,共设通学车站点97处,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家长可与孩子同乘。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健康城市研究室主任丁国胜认为,针对老年人出行的适老化改造,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考虑。“从硬件来看,可以持续提高公共交通适老化改造水平,提高老年人公交出行的安全感和体验感;从软件来看,营造老年关爱的文化非常重要,使得老年人的出行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帮助。”

北京市“通医专线3”,始末站为朝阳门外-朝阳门。周学津 摄

多地推出“暖心车站”

1月9日,甘肃兰州首批20个助老“暖心车站”投用,帮助老年人便捷扫码、一键叫车,优化老年人数字生活体验。

据上海市交通委介绍,截至2023年12月,上海已完成92个公共汽电车站台适老化改造,其中包含12个公交站台品质提升项目、30处公交港湾式车站改造项目、50个人行道与公交站台无障碍衔接改造项目。

2023年11月,四川成都推出“适老公交”,配备了装有放大镜、口罩、老年常用药品的便民箱,车厢内还腾挪出专门的无障碍空间,可以同时放2台轮椅,每台轮椅停放区都设置了安全带,用于固定轮椅。

2023年9月,江西南昌公交运输集团打造7条“敬老爱老专线”,车内均设有爱心专座、防滑扶手、人体工程学座椅等,部分公交车还预留轮椅固定区域和轮椅下车翻板等爱老助老设施。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健康城市研究室主任丁国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快速老龄化时代背景下,保障老年人的日常出行需求,满足其获取日常物资和健康资源的需求,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方面。

“目前,全国多地都在制订鼓励公共交通和步行等积极交通政策,提高公共交通适老化服务水平,营造适宜老年人出行的环境。积极交通政策不仅可以让老年人选择更加安全的出行方式,也有助于全方位提高所有市民的健康水平。”丁国胜说。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