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是老年教材出版的当务之急
老年教材出版既有一般图书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老年教材建设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紧抓老年人的核心需求,开发内容简单易懂、通过权威认证,编排形式具备“适老化”特色,且融合了立体化呈现方式的老年大学教材。
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编写老年教育相关教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3月3日,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揭牌。可见编写出版体现老年教育特色,契合老年学员特点,满足老年教育改革,促进终身教育发展的优质老年教育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
老年教材出版成果丰硕 “适老化”仍然有所不足
我国老年教育发展30多年来,在办学数量、办学质量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在服务社会治理、服务国家老龄事业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面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新国情,面对老年教育的异军突起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各地老年大学纷纷深挖学习需求,开展课程研究,不断丰富课程类别,构建了多门类、多层次、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出版了相对应的老年大学教材。如2002年,长沙市老干部大学编写了《老年实用按摩》《老年实用计算机教程》《老年实用英语》《老年实用声乐》《老年实用养生学》等8种教材,覆盖了19省市的40多所老年大学。2021年,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组织编写,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名誉会长顾秀莲作序的首批全国老年大学统编教材——《新时代老年大学校长读本》《树立和培育积极老龄观》《老龄金融》《老年健康教育与管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实务》,填补了我国老年大学自创办以来没有统编教材的空白。
虽然我国的老年教材出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老年教育和老年教材出版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是数量尚不足。当前一些地方的老年大学仍存在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材建设规划,有的还长期靠老师的讲义或讲课提纲进行教学,还有极少数班级的老师既无教材,又不备课,上课时开“无轨电车”,随意性很大,学员笔记记不下,复习无依据,前学后忘、边学边忘,以致有学员提出退学或转学的申请。这说明,不重视老年教育教材建设,就谈不上规范老年教育教学,长此以往提高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是质量还不够高。例如一些老年教材的排版老年友好性不够,即使是大字版,也往往是“一大了之”,并没有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在开本、纸张颜色、字体字号、价格、装帧、重量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
三是教材数字化友好性不足。老年人学习门槛和使用成本较高。如当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触网,但老年数字化教材却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适合老年人的数字学习产品较少,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教学设备和APP较缺乏,在操作的便捷性、内容的实时更新等方面短板明显。
把握老年教育特殊性 坚持“适老化”选题原则
老年教材出版既有一般图书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老年教材建设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紧抓老年人的核心需求,开发内容简单易懂、通过权威认证、编排形式具备“适老化”特色,且融合了立体化呈现方式的老年大学教材。
要紧抓老年群体的核心需求。老年人的兴趣需求门类众多且内容丰富。因此,可开发具有普适性的老年教材选题。一是生活技能类,如智能手机应用、智能家电应用、电脑基础、互联网应用、图像处理、实用英语等。二是运动健康类,如舞蹈、武术、棋艺、综合科普、老年养生保健等。三是艺术修养类,如书法、绘画、摄影、声乐、器乐、花卉盆景、手工、地方戏曲等。四是文化欣赏类,如诗歌、国学等。
教材内容要简单易懂,注重实用。老年人到老干部(老年)大学学习,主要是本着实用的心态。因此,选编老年大学教材不应有过深、过难的知识点,而是要注重实用性,想办法变难点为老年学员的兴趣点。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诸如视力衰退、记忆力减退等因素,在教材的结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学习和使用习惯,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易学易懂”的需求,如在教授钢琴课程时,就不宜采用像教授儿童时从识谱开始的教材编写结构,避免挫败感,可选择从学习弹奏一首单曲入手,提高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要强调实用性、可接受性、可操作性,尽可能采用文字讲解式与图片示范式并存,并适当增加示范图片的比重,让老年学员在自学教材时,就像听老师在讲课,按分解步骤和图示就可操作。
要融合多种教材载体,采用立体化的内容呈现方式。融合多种教材载体,就是要着力做好线上课程的开发及以音、视频等多渠道呈现教材内容,开发以融合教材为载体形式的出版物,缓解农村和偏远地区老年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满足城乡各层次老年人的学习和阅读需求。目前大多数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导致视力下降,他们对音、视频教材资源的渴求比纸质图书还强烈,且要求较高。因此,应积极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实用性、鉴赏性、艺术性、文化性、娱乐性线上课程资源,建立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扫码听书等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智慧教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发展成果,针对不同层次的老年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受教育需求。
加强“适老化”改造 做好做精老年教材出版
在老年教育服务和老年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中,老年教材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老年教育领域,现有教材无法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出版工作者要做好做精教材出版工作,编写体现老年教育特色的教材。
第一,策划出版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教材系列。在针对性方面,可联合养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一线为老服务工作者开发面向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适用教材,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提供培训教材支持。在实用性方面,伴随数字化浪潮的兴起,近年来老年人在智能设备应用上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为帮助老年人跨越这一“数字鸿沟”,可开发针对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及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的实用读本教材系列,以助力老年人适应数字化新形势。在趣味性方面,在老年大学教材中融入更多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容,如出版老年学英语类的教材,涉及生活中多种场合的用语时,可采取对话、小品、模拟短剧、卡通插图等方式进行表现,同时还可以加入充满国外风情的幽默小故事、优秀歌曲等。此外,在图书形式上,可通过扫二维码直接跟读,从而实现引人入胜,激发学员学习热情的初衷,提升老年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二,尝试开发“互联网+”融合出版业务。当前智能音箱、智能家居、多媒体智能投屏等设备日益普及,老年人可以通过智能音箱听音乐、听新闻等了解社会发展动态,让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老年教育的发展。基于这些现实情况,可以积极开发“互联网+”融合出版业务,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研究所要出版教材的受众和收益,较为准确地判断选材的价值性和市场需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兴趣点编写老年大学教材后,还可以根据点击率所形成的大数据来判断首印册数,从而获得合理利润,减少风险和损失。二是开发“互联网+”融合出版业务,有利于建立人工智能助力老年教育的新模式,积极运用新兴技术手段弥补不足,打造智慧化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智慧化的老年教育模式发展,让科技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老年人。
第三,推动老年教育出版平台建设。当前,网络数字教育平台是出版社提供教育服务的重要载体,数字教育平台已经成为教材出版商配套销售的必需品。因此教材出版也应从单一纸质教材服务模式向教学增值服务模式转变,如搭建出版社的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平台,培养使用出版社老年类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配套提供的课程资源的习惯。
(作者:程扬,单位:华龄出版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