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建千人佛教安养院,老人视禅师为心中活佛

来源:生活两三事儿 发布时间:2022-09-12
字号: [小] [大]   
来源:生活两三事儿 时间:2022-09-12


一村净土,成就一方众生,一座容纳达千人的安养院拔地而起,就这样成了这一方老菩萨们心中的净土。然而,他的一生历程及这一系列行为却引人非议,作为一个寺庙住持,不务正业,不精进参禅礼佛,不安建寺庙,竟只为混迹老人圈,更在庙中建起安养院,不供佛祖供老人,到底为哪般?



有人说,他名为禅师,却安建养老院,或许有着自己的目的。

也有人说,他扰了佛门清规,弃弘法大任于不顾,实在令人困惑。

非议及质疑之声顿时四起,他仅一笑置之……

然而,他的随行者们却说:“师父想用10年时间成就百年之事。”

老居士们说:“他是我们心中的真正活佛。是我们千位老人的好“孩子”。



他的一生终究没有长大,或许再也无法与老人断了佛缘。

他即是人们口中的“养老和尚”。福建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

不多说,让我们走入贤志法师不凡殊胜的匆匆几十载,了悟他千人养老的宏大之愿。

1967年11月6日,福建省福鼎市白琳镇一个小山村里,一位男婴就此降生,取名为王世海。和万千众生一般,幼时的王世海可谓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嬉笑玩闹,该哭该笑,调皮捣蛋,孩子该有的天性就这样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平凡而又普通的童年时光中慢慢成长。随后,和其他孩童一样,上学,读书。

未来的人生之路平淡而安稳,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好工作,娶妻生子,成就世俗眼中的尽责人生,最终度过这匆匆一生。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如此的充满戏剧性,不经意间的耳濡目染,竟是如此突如其来,打破了原本早已确性的人生之路。

福建本是一个宗教氛围浓烈之地,全省佛教寺院和僧尼总数均居于全国汉族地区前列,更是多宗教传播广泛之地。1700年历史的传承。自然令这一方水土之民有了深深的信仰。

人民善良朴实,更对青灯古佛,喃喃佛语有了一片向往之心。

这样的氛围之下,王世海感到清净,内心更有着自己无法言说的殊胜感觉,寺庙中的佛像,法师住持的庄严虔诚就这样在他内心埋下了莲花之种。

又或者冥冥中自有天命一般。此时仅有14岁的王世海竟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惊失色的决定:

“我要出家!”谁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心生出家的念头。一切都是那么突如其来,不敢置信。

虽说,人们有这份信仰,对出家向往,但谁又甘愿放下世俗的一切呢?更何况,这一方水土已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有人再选择出家了。

一个孩子想要出家,就这样在村里传开了。当然,没有人会把这一切当真。人们都认为这不过是孩子的玩笑话罢了。

殊不知,这一看似玩笑的决定已然成了王世海心中坚如磐石的信仰。

可,出家谈何容易,未经世事的孩童,对人生,对整个世间都充满着困惑,这一漫漫佛路终成了一心幻想罢了。

直到,人生中最重要的领路人就这样随期而至……

想要出家的消息竟传到了村中老居士们耳中,一众老人和善微笑,心中欢喜:“百年之传承终究后继有人,难得难得,是一个好孩子。”



一众老菩萨看到从小看着长大的王世海,竟会对佛门充满向往,一心向善之信仰自然引得菩萨们心生喜悦,更是对其寄予厚望。

年迈的老人纵使心之向往,也无法正式皈依空门,这个愿景自然需由后辈为其承载。

一系列殊胜之举,就这样为王世海成佛之路铺平了道路。

“出家也需要学识,需要历练。”随即老居士们毅然决然凑起粮票,钱财,甚至拿出微博的终生积蓄。只为供他前往佛学院学习。

父母同意后,背上行囊,年仅14岁的王世海就这样承载着村中老居士们厚望,开启了漫漫佛路的新旅程。

此时的他心中万般感恩,感恩这些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老奶奶甘愿倾其一生,助自生之大愿。此刻之始,王世海早已成了这一众居士心中的“孩子”了。

这一路,无论艰辛,定不能辜负才对。



没想到,这一离,竟是整整10年。福州三年,莆田三年,北京四年。这一路,无数艰辛心头萦绕,求学之路,远离家乡。孤独无助让一个10多岁的孩童有些难以承受,然而,每当他回想起家乡老居士们的样貌,热切期盼的眼神。

一切苦都化成了美好与平和。



每当寒暑假,逢年过节,无论多遥远,王世海皆会回到家乡。

见父母,更为见他的另一众特别的父母。陪伴在旁,诉说着真情。

“孩子回来了。”老居士们看着远方归来的“孩子”,异常惊喜,满脸喜悦。递给孩子一些糖果与零食,那是老人们早已为这一特别孩子留的食物,温暖至极。



即使孩子已长大成人,即使后来成了大和尚,成就自身,他们仍旧如亲生父母一般,始终把他当成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时光荏苒,小和尚王世海,慢慢成长,不断成就自心,以报父母们的善心。



然而,生老病死,人生无常,自然之命下人人皆等。

老居士们还未等着他成就最终的不凡,时光却不知人情,一个个将居士们带走了。

时光好似在说:他们是时候归位了……

居士往生之际,紧紧拉着和尚的手,寥寥遗愿,竟瞬间触动王世海内心最深处。

这一寥寥遗言,却令他无奈沉默,怆然泪下,以此立宏愿。

“我们能否在佛陀间终老,在寺院内往生。”



一生甘愿倾其所有,只为王世海成就佛性,一生平和。然而,在寺中“安养终老”这一小小,甚至微不足道的愿景竟让王世海沉默流泪。

如今的自己,还是一介小僧。让老人们在院中往生终老,谈何容易。这一切,是那么无力又无奈。纵使心中万般想要了却居士们的大愿,却只留了遗憾。

居士们懂,只希望王世海能够平和幸福就够了。

然而,这一遗憾就这样在王世海心中扎根,等着未来绽放的那一天。现在,更需要精进修行才对。

这一天,终究到了……1997年,28岁的他不负众望,当上了福鼎资国寺住持,取法名贤志。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如此年轻的住持会如何令自己扬名立万。又如何把寺庙终成一方佛土。

接下来,年轻的贤志法师一系列行为与决定竟让群众们大惊失色,不敢置信,甚至倍感愤怒,质疑四起。

“我要建一座供1000人的弥陀村安养院。老人们可在这里安享晚年,以佛为伴。”多年前,老居士的遗愿在贤志法师心中再一次回响。



这一次,年轻的法师就为了却这一遗愿而来,更为万千老人得一晚年清净之地。

这成了属于他自己的佛法。



“一个和尚,不好好建庙,不好好弘法,竟要建个养老院,是何居心?”质疑四起,很多群众无法理解法师这样的行为。一路嘲讽,质疑,流言蜚语向他袭来。

贤志法师没有在意,一笑置之。

各地奔波,仅凭一人之力,向人推行养老公益。纵使万般磨难,仍旧不遗余力。

弥陀村安养院,一砖一瓦,筹钱财,筹资源,筹人力,一边弘法,一边建院,更要管理寺院。

一人分饰多角,只为心中之念。



孤寡老人,念佛老居士,无人照顾,久病不起的伤病老人,痴呆瘫痪的老人,一一全收,悉心照顾,纷纷入住。

100人,200人,不够床位了,那就再建。

第一期,第二期,至如今第三期,容纳可达千人的弥陀村安养院拔地而起。

这一路,竟是整整20年。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耗费了多少精力。

20年来,四面八方的随行者,跟随贤志法师一同缔造这一方净土。

他们说:“师父,正做着弘法利生的百年之事,愿一生跟随。”

如今,贤志法师仍旧不遗余力推行于寺庙养老的公益之路。

只为扛起那1000“父母”们的赡养大任。

这即是贤志法师一生之风骨。

在我看来,这是真正的弘法,以度一方水土。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