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是新的产业方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让养老事业和产业形成良性互动,打造“一老一小” 综合性服务场景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水煮牛肉、蒜黄肉丝、韭菜百叶,再加上米饭和苹果,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饭21元,味道好,性价比高,苏州昆山的一家老年助餐食堂吸引了众多社区年轻居民前来就餐,成功变身为全龄友好餐厅,这只是银发经济的一个缩影。
7月21日,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全文发布,《决定》中关于银发经济、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引发业界关注。
2024年,被业内称为“银发经济元年”。开年伊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医疗健康行业、服务业、制造业、投资界等各行各业都对银发经济兴趣浓厚,积极布局。据相关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
“未来,银发经济是宏观经济的新大陆,也是今后整个产业界的新的主攻方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涉及到土地、财政、税收、城乡融合、统一大市场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除了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银发经济的重要利好。
养老事业和产业匹配发展
“《决定》指出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让养老事业和产业能够匹配起来,用事业涵养产业,然后用产业再反哺养老事业。”党俊武表示,让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匹配的机制,应该是解读《决定》中的重要一条。
目前国内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尚不匹配,养老事业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国内老年人的主体依然还是在农村,而农村老年人在经济收入水平和养老服务费用承受能力等方面均与城镇差距较大,农村老龄化程度更高、形势更紧迫。再一个是医疗保障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问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现在还没有完全推开。
党俊武认为,以上三项制度安排涵盖了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包括长期护理服务,而目前制度性的费用来源还存在很大短板,所以导致养老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叫好不叫座”。从长远来看,将养老事业的三项制度安排和养老产业发展匹配起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老年人将会享有更好的服务,然后产业也能发展起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测算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达到4809万,2050年将上升至1.2亿。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失能人口在大量增加,为了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难题,自2016年开始,国内49个城市开始试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过近几年试点城市扩容和摸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去掉“试点”二字,确定了长护险发展的长期方向。
《决定》再次提到“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
对此,党俊武表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铺开的意义非常重大,同时他提出探索实施以中医为主导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按照中医理论来主导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不仅费用会下降一大截,并且老年人的体验会更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我国养老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巨大,养老服务人才紧缺成为养老行业的瓶颈性问题,制约着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在不抓养老服务人才建设,等到2042年之后,60后进入80岁高龄以后,就没有足够的人来提供养老服务。”党俊武表示,为了应对60后高龄化的高峰,强调人才培养机制和战略非常重要。
党俊武认为,培养养老人才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决定》提出“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中国特色的老龄科学学科体系迫在眉睫。
另外,在党俊武看来,《决定》提出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对于养老产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信号。养老产业是一个新型的产业,也是新兴的产业,盈利的平衡点还未完全形成,“放水养鱼”的税收理念、税收支持将对养老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拓展银发产业的视角和路径
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不仅带来了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挑战,也孕育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银发经济。
备受关注的银发经济究竟如何定义?2024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俗称“国家1号文”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提到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并且,银发经济包括发展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与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
《决定》明确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党俊武表示,我们国家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多,在兜底性、普惠性、多样化发展的养老服务基础之上,还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为规模庞大的老年人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经济战略考量。
党俊武认为,国内的银发经济目前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开拓新的经济道路,将面临很多的挑战。 首先,银发经济的服务对象不仅是老年人群体,还有准备进入到老年期的中青年群体,对此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深刻的认识 。其次,对于银发经济到底应该投什么、怎么投、能不能盈利等,企业界对于银发经济的潜力和市场仍处在观望状态。
更大的挑战是,目前国内的银发经济主要局限于养老,为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实际上银发经济涉及到文化、健康、宜居、服务、制造、金融等多方面,所以对银发经济的产业视角还有待拓宽。另外,40、50后老年人群体的收入水平普遍并不高,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这也限制了银发经济发展。
不过,在党俊武看来,挑战之中也有机遇,国内的老年人口到2050年或将超过5亿,我们具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中老年人市场,也就是银发经济的市场。中老年人在银发经济中到底需要什么?是探索市场的一个新机会,如果企业能够贴近他们的真实需求,设计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谁就将抓住更大的市场机会。
接下来,发展银发经济还面临着一些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党俊武认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然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中国老龄产业中长期规划。同时,在发展银发经济的过程当中,要落实已经出台的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采取灵活的举措来盘活土地和场所,大中城市要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打造面向所有人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的一条龙服务场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居家养老为主干,以机构养老为支撑,以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服务体系,以“一老一小”为重点,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确保银发产业从老年人入手,既涉及到婴幼儿照护,也能为年轻人、中年人提供完善的服务,这才是适应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要求的银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