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写书二十余载,呼吁有关部门重视精神养老服务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宗媛媛 美编 宋溪
“京城养老大调研”推出以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其中,82岁的老读者于绍纲在给本报寄来的信中,称赞调研真正为养老着想,并建议更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老年人的文史写作、发表和出版。记者就此展开调研,挖掘老年人写作背后的故事与心声。
于绍纲老人退休后坚持写作20多年
调研样本
八旬老人写书二十余载
虽已年逾八旬,但于绍纲仍笔耕不辍。最近,他正带着课题组和主编团队,为自己的退休单位编纂《丹东社科界史录六十年》,同时为初踏工作的乡镇编撰《情怀故土蓝旗镇》。
中文系出身的于绍纲跟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退休后尤其热衷于文史写作。“写先辈、写本人、写母校、写故乡、写社会,这些都是真实的人文历史。我不写想象的东西。”
一开始,于绍纲选择写家谱。“我的祖父、父亲在世时,都很注重家族家风传承教育,常向我们后辈讲述家族往事。”1999年,于绍纲的一位堂叔因心肌梗塞突然离世,“他知道的那么多家族往事没来得及记载下来,就匆匆被带走。我突然意识到,一定要趁长辈们健在时多听他们讲述,抢救更多家族资料。”从那时起,于绍纲多次走访家族长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成书。这本家谱被收入《中国家谱总目》,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他备受鼓舞。
后来,于绍纲又将家族聚会编辑成书。2015年,于绍纲带着儿孙回到老家,这是孙子和孙女第一次踏上故土。“回乡的时间有限,感受的情意深长。”事后,于绍纲编述一本照片配文字的《回乡印记》,记录下祭先人、会亲友、访故地、游山水的片段,追忆逝去的岁月和养育子孙的情怀。
由于老伴儿去世前曾患脑出血19年,长期需要就医、护理,于绍纲的写作时间十分有限。“白天能利用的只有零碎时间,灵感来的时候,我就随手找张纸简要地写下几笔。外出办事走在路上,也可以思考主题、提纲和语句。”
尽管充满挑战,但于绍纲还是坚持写作。退休20多年来,他已经写成、编成16本(册)书。“这些算不上学术著作,但构成了我的人生文字链,连贯地记载、呈现了我的成长印记和世事感悟。”于绍纲感到,写作让自己一直思维活跃,生活充实,心情也格外开朗愉悦。“每天都有目标、有奔头,也有收获,觉得写作较退休前还有长进。”
于绍纲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支持老年写作和出版,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政策、园地。“这不仅是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服务,也是利用老年人资源,挖掘、抢救有社会记载和传承价值的人文历史资料。”
家史带给父亲精神慰藉
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写书的门槛还是太高。相比之下,由专业老师指导完成一篇家族故事文章的写作似乎更为现实。
“退休前,我就想写老父亲‘十万官兵支援北大荒’的故事,但没有写作基础,不知从何下手。”得知国家老年大学魏公村校区开设了《家族故事写作》,朱孝琪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朱孝琪在国家老年大学魏公村校区学习家族故事写作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书写者,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家史写作,可以让历史记忆变得有温度、可触碰。”授课老师李远江的一番话让朱孝琪更加坚定了写家史的信念。“我们从画家族树开始,进而梳理生平大事记,寻找生命拐点,确定选题和访谈提纲。”
朱孝琪的父亲朱三男出生在江苏无锡,19岁那年当了兵。1958年,《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通过后,近10万复转官兵从全国各地奔赴北大荒,朱三男也是其中一员。
“父亲所在师被分配到了离密山300里路的八五八农场。安顿下来后,复转官兵们在北大荒开始了艰苦的垦荒生活。”对于这段经历,朱孝琪此前并未听父亲讲过太多细节。在跟父亲的访谈中,她第一次知道,原来他们曾经吃过那么多苦。“写家史不是一个人埋头写,而是要与家人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唤醒了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也让我对父辈有了更多敬意。”
去年1月,92岁的朱三男从老家来北京参加外孙的婚礼,朱孝琪将自己精心写成的文章《屯垦戍边——一名老兵的北大荒记忆》读给父亲听。“父亲特别激动,当他回忆在北大荒屯垦戍边的岁月时,还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对那片土地的眷恋。这篇文章对他来说,是莫大的精神慰藉。”
两个月后,父亲溘然长逝,这让朱孝琪更加明白,家史写作真的不能等。“如果当时没动笔,就再也没机会知道那段往事,那会是一辈子的遗憾。”朱孝琪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如果我们能用文字记录下家族故事,后辈就能了解他们的祖辈。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也是血脉的传承。”
智库点评
精神养老同样是刚需
北京市东城区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主任卞学忠:
很多人觉得,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可有可无,与之相对应的服务也只是锦上添花,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孤独感会增加患认知症、抑郁症和心脏病的风险,而患抑郁症的老人失能率要明显高于没有患抑郁症的老人。提供精神养老服务,对于延缓老人失能失智、减轻社会照护压力、降低公共医疗支出都有很大帮助。
我们常说的“五个老有”中,“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对老年人生活和医疗的保障,其实也包含精神因素在内。而“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都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直接相关。因此,精神需求对老年人来说,同样是刚需。
从内容来看,精神养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二是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三是给老年人创造社会参与机会;四是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五是促进代际共融。这些也是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等理念在老年生活及为老服务中的具体体现。
我们一直倡导,“精神不老,人就不老。”如何“精神不老”?常见的老年精神文化活动有唱歌、跳舞、打牌等。这些活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益处。但精神养老绝不仅仅是休闲娱乐,还有在爱与尊重的基础上,对老人的生命关怀与人文关怀。
对老人来说,回顾人生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写作以外,还可以尝试整理“人生相册”。把老照片及其背后的故事按时间线串连起来,就能构成老人的个人影像史。当然,老人也可以尝试绘画或手工,把一些记忆深刻的片段还原出来。比如,有老人画自己的知青生活。还有老人用瓦楞纸,创作出年轻时在酒厂工作的纸艺场景。
做好精神养老,不光需要老年人参与,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应当覆盖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让大家都认识到精神养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