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鼓励多生?延迟退休?上机器人?增加劳动人口该怎么办……

来源:经济之声 发布时间:2018-10-08
字号: [小] [大]   
来源:经济之声 时间:2018-10-08

2017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3%,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左右。今年以来,我国在社保、养老服务等方面出台多项措施,应对老龄化。各方也献计献策,力促早日形成完整制度设计。


方案一

适度提高生育水平


人口老龄化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劳动力供给下降。我国劳动人口峰值出现在2011年,达到9.4亿,之后就一路下降,仅2012年当年就减少345万人。接下来一段时间,预计我国劳动人口将陆续跌破9亿、8亿,并在本世纪中叶达到7亿。不采取措施的话,我国劳动力缺口将持续扩大。



对于如何增加劳动力供给,目前各方提出多种方案。首先就是在人口政策上做文章,适度提高生育水平,从而扩大远期劳动力总量。这听起来很有效,不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人口生育并不像水龙头那样想开就开。


因为老龄化不可逆转,不管我们放开的二胎政策,也许将来不久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但是我们看发达国家几乎没有逆转。所以说,老龄化的基本影响是全面的、深厚的、持久的、不可逆转的。


方案二

延迟退休


在人口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另一个通行的办法是延迟退休。目前,我国的延迟退休方案还没有公布,但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形象地说,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的定义和结构肯定会变。


我跟我学生说,将来2050年你去餐厅的时候或者到宾馆可能看到不是20岁、30岁的年轻人为你服务,有可能是50岁、60岁,你去海底捞没准是60多岁的人给你端上来了。



不过,不同岗位的职工,对延迟退休有不同的观点和诉求,需要通过更精准的制度设计,寻求最大公约数。公共政策专家张力认为,可以通过一些激励政策,增加延迟退休的吸引力。


可能一线的蓝领工人感到很辛苦,不愿意去延迟,但实际上我们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信号,就是养老金将来是多缴多得。要吃这个定心丸的话,是一定要有一整套制度设计的,要确保这种渐进式的退休能够使绝大多数人是受益者。


方案三

机器人替换人力劳动


机器换人也能有效减轻劳动力需求压力。在东南沿海,有些工厂机器可以替换超过7成的工人。而且,机器换人往往是在一些重复、繁重的工作上,这正好可以把人解放出来,从事更需要创意的工作。业内人士说,随着价格下降,机器人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现在跟10年前相比,机器人价格可能下降了50%多,这标志着什么?就是过去很多企业想用机器人或者大批量使用机器人,因为价格成本因素不可推广,现在因为机器人价格大幅度下降,企业可以用得起。 



方案四

挖掘人力资本存量


还有一个重要途径是挖掘人力资本存量。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说,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而我国只有33%左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人力资本的跃升速度我觉得做得好的可以快于数量下降的速度。大家其实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模型,你把人受教育的年限换成年的话,2017年我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5年,到本世纪中叶虽然我们的劳动力会降到7亿,但是只要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这个问题不是降了,反而会略有增加。 来源:经济之声


本文由重庆养老专业服务商——汇橙养老为您整理,呈现。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