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养文化丨 养老,需更关心老年之恼
姚云龙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此前曾有调查数据显示,城乡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率分别仅为30.3%和26.8%。由此可见,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势在必行,也是“积极老龄化”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湖南省通过成立精神医学中心、搭建高校心理援助平台、优化12320热线和320APP、加大政府购买力度等举措来加强心理服务建设。但整体来说,针对老年心理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老年人心理需求能见度低,临床上部分患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以及烟酒成瘾问题的老人存在明显的心因性,自己却难以感知。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建立怎样的机制来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心理问题;探讨借助AI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创新工作模式缓解地域差异、费用高昂、专家难约等现实困境;与此同时,将培养高质量的老年心理服务人才纳入构建服务体系的工作重点。
多维度构建服务机制
老年心理服务必须横纵向同发力,增强层级性、协同性与持续性。第一,构建“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逐步下沉的行政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支点,加强各级党政机构的配合,全面掌握老年群体心理需求。2021年,深圳坪山区各级部门联动,组织开展了对近5000位老人心理摸排及建档工作,并在后期延续个性化心理疏导与复查,广受好评。依照真实数据拟定宏观政策,才能更精准服务老年人心理需求。第二,构建“观察—监测—评估—干预—巩固”层层递进的专业机制,家—社—医协同互补利用优质资源保证服务专业性。上海在2019年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逐步构建了“科普预防—筛查转诊—早期干预—家属支持—家庭顾问”全链条服务机制,对老人认知功能衰退的识别与预防起到了明显效果。第三,构建“督查督导”二元并举的持续机制。鉴于心理服务过程的专业性、隐私性与可评价性,卫健委、民政厅可拟定监督指标体系,组织专家落实督查机制,有效检验不同阶段心理服务品质。以督查促督导,对服务过程评级分档,落实到人,持续提升。
多形态优化服务模式
创新“老年机构+医院+社工”线下服务,破解服务断裂困境。英国较为成熟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CMHT)模式”值得借鉴,包括社会工作者、专业治疗师、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物理治疗师、病例管理人员和语言治疗师在内的6至12人团队,专门服务不同心理需求的老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老年大学等相关机构可以研发和开设专门课程,科普老年心理知识,组织团体辅导及心理活动;医院在完成心理及精神治疗工作外,可尝试对部分病情稳定病人配以本院硕博士生、医务社工上门跟进后续治疗,及时优化老年人心理援助热线与网诊平台,畅通与社区医院的转诊渠道,研发和传播相应的中医药膳食疗方案。社区是服务老年人的第一线。一方面,工作人员应认真执行相关政策,及时了解老年群体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情况必汇报,有异常必通知。另一方面,可按期组织行业专家进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义诊、团体游戏等活动。
升级“数智化”线上服务,解决需求多元难题。线上服务一方面可以通过趣味视频、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方式引导老年人及其家属了解心理发展特征。如“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公众号通过精彩的实验、趣味性观点引来了诸多老年人的青睐。另一方面,对行动不便、失独、独居老年人,可以通过网络诊疗来解决心理障碍。新加坡在2021年已尝试使用“Opsis情绪人工智能”软件帮助老年群体诊断心理问题,未来两年计划对4300多名老年人进行服务。
多途径培养服务人才
加快学科融合,建高校人才库。截至目前,全国开办老年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仅湖南女子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和玉溪师范学院三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日益增长,服务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因此,应大力拓宽本专科院校、科研院所涉老专业开办路径,对标行业需求,合力培养具有心理学、老年学、医学、社会工作等跨学科老年心理专业人才。同时,应区分能力结构,加强硕博士生理论创新能力,本专科生服务实践能力,专业教师案例督导能力,建设梯队化人才库。
重视基层人才,加速服务落地。鼓励科研人员到卫健委、民政部门、街道、社区等单位挂职,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社区网格员、警察、公益志愿者等基层人员提供专业继续教育,丰富心理学知识,优化其流程化、固定化操作技能,将心理服务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切实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养老服务多业态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核心成员;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区孝老机制构建及效果评估研究》(22BRK01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