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里的养老院,看成都养老开创“校、医、养”融合
“我的大学里,有一家养老院,我大四时的实习期就在那里度过。”2021年毕业至今,李诗妤一直从事养老相关的行业。但与其他从业者不同,她的学习、实习,均在同一所学校——位于成都成华区的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特别的是,这所大学里,有一家养老院。
李诗妤的专业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四那一年,她进入校内的“成都成华天府众合老年护理中心”(简称:养老中心)实习。当时,她的工作是一名社工,每天陪伴老人做操、聊天等。大学毕业后,她被这家养老机构推荐到位于成都三圣乡的一家老年公寓工作,“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做的也是社工类岗位,轻车熟路。”
学生可以“养老院教学”
周边居民在养老院刷医保看病
连日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深度小组记者
走进这家有别于社区养老的养老院
探访开在大学里的养老院
如何探路“校、医、养”结合模式
1
大学里的养老院
从实践基地、职工养老到市场化运营
“2019年,建立这家养老机构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基地。”成都成华天府众合老年护理中心负责人于鹏告诉记者,这家养老中心的出现属于“偶然”。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于2018年建立康养护理学院,下设7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4个,分别是社会工作、健康服务与管理、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专科专业有3个,分别是护理、社区康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于鹏解释,康养护理学院的护理专业学生要考护士执业证书、康养专业学生要考康复护理师资格证,学生毕业后如果只有一纸证书,离入行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这家养老机构,就是协助学生走完从校园到社会的最后这段距离。”
此外,养老中心也是为了解决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教职工及本养老机构专职人员的家属赡养问题。“在校区内建立一家养老机构,让职工安心工作、更放心。”于鹏介绍,直到去年,养老中心才正式对外开放。
这家护理中心目前收费标准按入住老人的自理能力强弱,分为5个等级;收费从3000-9000元/月不等;“一些高端的养老机构,其价格会达到单人2万元/月。我们这的价位在成都养老市场上,是处于中等水平。”
2
养老院里可看病
“校、医、养”模式
如何探寻“最优解”?
“一般的养老院都是接受民政局管理,而我们这家养老院是受卫健委监管。”该机构工作人员马晓骏指着一楼的各个房间,向记者介绍养老中心的特别之处,“我们是医养结合的养老院,科室按照医院的配置建立。”
在这里,药房、检验室、影像室、抢救室、治疗室等均有设立。
在一楼进门的墙上,悬挂着多块门牌,包括该养老机构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的“双向转诊合作单位”、成都市定点医疗机构等。“这里开通了医保,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都能够医保报销。”马晓骏说,如果老人需要进一步专业治疗,3分钟内即可送达市二医院龙潭院区。
“从去年正式接收养老人员至今,这家养老院已有47位老人入住,年龄最大的有96岁。这里的许多老人,是由市二医院龙潭院区转介过来康复及养老的。在此之前,我们这里入住老人的来源主要是校内教职工及公司员工的家属。”
记者乘坐电梯来到5楼,几位老人正在大厅里看电视,“这一层主要都是轻症的、有完全自主能力的老人。”马晓骏告诉记者。
这一层,每一个房间都是整齐划一地左右排列,每间房内并排摆放着两张床,正对床头摆放着一张桌子、悬挂一台电视。床边有一个双开门衣柜,衣柜旁就是洗衣晾衣区,并有一个独立卫生间。“目前我们开放了4楼和5楼的区域,共有床位68个,每个房间的面积约为35平方米。”马晓骏介绍,这家养老院所在的楼栋原来是学校的宿舍楼,多达十几层,开发的空间潜力巨大,改造的速度也非常快。
1932年出生的尹先生是入住这里的“90后”代表,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每天都有按摩手脚的医生、带我们做操的年轻人,热闹。”今年83岁的周女士在这里过了集体生日,“经常会有学生来照顾我们,而且楼下就是校园,吃完饭散步总能遇到学生年轻的面孔,真好。”
在5楼的门口,贴着一张每周餐食清单,周一到周日每天有早餐、午餐、下午茶和晚餐。“这些营养搭配是根据专业营养师的膳食建议制定的。”于鹏表示,这里的菜品由养老中心的膳食部给出,再由校方的食堂负责制作。
成都成华天府众合老年护理中心主任田原介绍,“今年内,我们计划将6楼和7楼开发出来,将床位数量增加到100张以上。”接下来,这家养老中心还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居住条件。“现在只提供双人间,以后扩建后,将会有单人间、三人间、乃至四人间。”
3
“社工小组”算课时
“产学研”融合出了什么新模式?
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这家养老机构中心承担着为康养护理学院专业学生提供大四实习场所的任务。作为李诗妤的学妹,孙同学今年下半年刚读大四。“我想早一点积累实习经验,在暑假时已经来到这里工作。”孙同学表示,在养老院里的主要工作是协助老人做健康操随后至康复中心进行运动、按摩等。
而对于大一至大三的在校生,在这家养老机构中的实践则与专业必修课内容密切相关。“在上到一些课程时,不同专业会以班级为单位,分批次来我们这里进行实践。比如社工专业学生,就会分为多个社工小组,10人一组,由指导老师带队,每天一组轮流参与实践。”于鹏表示,“我们会提前与学校商议实践期间的到达与离开的打卡时间。等课程实践结束后,将时间算入课时,作为该课程的学分计算标准之一。”
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康养护理学院副院长阮金中看来,“入学即入职”,就是当年开办这家校内养老机构的初衷。“在康养护理学院建立时,学校的目标就是将学院的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双优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我们是一家民办院校,因此在课程及培训方案制定方面,有较强的自主性,因此,从大一开始,我们学院就开始有实践内容,实践的时间算进相应课程的学分中。”
作为经过在天府众合康养护理中心实习后输送到养老市场上的一名从业者,李诗妤讲述了自己的工作现状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在她刚毕业时进入的老年公寓,是一家服务300多位老人的养老机构。从那时起,她就一直从事活动策划、社工及产品销售的内容。“除了护理工作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和养老相关的工作我都有涉及。”
毕业数年,谈到自己未来的前景,李诗妤充满期待,“我想回到学校,我现在是一个积累经验的阶段,将来我一定要回到学校工作。对于学校,天府众合给了我一个不错的平台和实习机会,我想回报它。另外,西财大天府学院是我当初学习生活四年的地方,对我来说,那里充满亲切感。”
如何更好进行“产学研结合”,阮金中表示,“教师的科研深度,是这场’教学实验’中的重要一环。”他表示,“作为民办院校,我们的优势是灵活性较强,但这更加考验我们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
课程制定如何更加合理化,是这场“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实验的难点。“实践和理论学习,时间怎么分配更科学?学生的理论学习内容庞杂,理论学习压力非常大,还要抽出时间进入养老机构实践,是否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负担?”
另外,养老中心也在尝试解决一些教育难题,比如护理员“不懂老人,难获老人认可”。“心理咨询师对护理员进行专业指导教学。”于鹏发现,很多护理员更懂老人,他们往往能了解老人的需求,与老人交谈;如果能培养他们的心理咨询相关的基础知识,或可弥补符合老人需求的心理咨询师数量短缺问题。
4
社区养老依然是核心
提高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值得期待
开在校园里的养老院,能否实现对于养老市场现状的改善?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秘书长张海波有自己的理解,“此与早年提出的‘医养结合’模式无大区别,但它搬进了校园,成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这一点确实可以提高养老行业的从业者整体素质;也可提高年轻一代从业者对于养老各项工作的认可度;同时能提高职业门槛,让老年人能够被照顾得更好。”
同时,张海波也提到,事实上更多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而在养老院内的老人更多的是其无奈选择,“如失智、失能的老人,进入‘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比例更大。”
他认为,未来养老的场景依然更多在社区养老,“有的老人需求是旅游、有的老人需求是买菜、还有的老人需求是同龄人社交……如何整合各方资源、满足老人的各类需求,才是未来养老的‘主战场’。”
同时,张海波表示,如果就“培育养老产业后备力量与从业人才”的角度而言,“校、医、养”结合的模式是值得推广的。“目前,推广的难点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校方是否有配套的医院、养老院作为载体;第二是校方能否与周边的社区实现更好的融合。”
张海波认为,“与社区的融合程度,应该是未来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如何提升从业者的专业伦理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进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出台了《支持城乡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合作机制。“‘校、医、养’培养行业人才的模式如何能够以社区合伙人为目标,输送养老后备力量,或许是能够推动该模式发展的思路。”
成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