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做好“养老+医疗”大文章,让老年人晚年更幸福
作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太原市将医养结合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和重点民生事项统筹推进,鼓励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发展养老服务、开展延伸服务,逐步形成综合医院老年康养模式、精神专科医院办养老模式、养老机构办医疗模式、医养联合体协作模式、居家医养结合模式等五种医养结合模式。(来源:8月24日《太原日报》)
人到老年,难免会有疾病困扰。太原市致力于打造医院和养老院一体化服务,在养老的不同模式、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不断探索、创新,使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医养结合能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医”。对我省各地来讲,各地的情况不同,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养老+医疗”大文章,让老年人晚年更幸福。
要推动惠普性养老,让“养老+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位老人都应得到安心的养老。如何托起最美夕阳红,上海市政府曾在国内率先提出“9073”规划——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9073”的养老格局虽有变化,但大多数地区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此,我们的“养老+医疗”要重点围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开展,着眼于解决医疗和家“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配套政策的“堵点”,不断提高居家上门医疗服务水平。比如,太原市下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开展上门医疗、家庭病床等医养结合服务,只要提前电话预约,就会有医生和护士按点上门,就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一个“养老+医疗”的范例。
要加大医养人才的培养,让“养老+医疗”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医养结合跨越了传统养老观念中只强调单一“养”的服务内涵,更加注重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融合。“养老+医疗”服务,既不同于养老,也不是医疗,需要既懂医疗又懂养老服务的人员。比如,老年人的病情,即使是同一种病,相比其他人员来说更为复杂,有的一种病牵扯到多种病因。同时,老年人行走不便,性格又各有不同,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要耐心和解释。在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方面,我们各地还有不小差距,为此,我们要在相关医卫高校开设专门的课程,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好老龄护理应用型专业人才;同时,要对现有的乡村社区卫生所人员、养老机构的人员,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其养老医疗的服务水平。
要充分利用现在信息技术,让“养老+医疗”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逐渐融入社会生活,“E时代”的红利也蔓延至医疗、养老等领域,“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等创新方式成为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对我省来讲,不少地方已经进行了“养老+医疗”的探索。比如,太原市在建立了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采集了老年人基本信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老年人可享受生活照料、配餐送餐、药疗保健等养老服务,同时,通过智能手环、水浸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仪等设备,为老年人生活筑起了安全保障。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健康咨询、紧急救护、慢性病管理、生活照护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推动智慧业态创新,不断提升“养老+医疗”数字化水平,让老年人生活越来越有品质。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养结合服务资源不足的矛盾,在一些地方还将长期存在。相信,只要各地重视起来,及早动手、久久为功,紧盯医养服务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动惠普性养老、加大医养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做好“养老+医疗”大文章,我们一定能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让老年人的生活定愈来愈幸福。(刘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