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破题大城养老,仁济医院照亮“善养时代”未来 ​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0-09-12
字号: [小] [大]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0-09-12

闵行区双柏路888号,每周都有一群六七十岁的“年轻老人”从莲花路乘坐专门班车,到这看望家里八九十岁的“老老人”。这里,就是同康医院及其同心护理院的所在地,共有1000多张床位,基本处于满员状态。

同康医院、同心护理院均属社会办医机构,但在如今沪上老年群体里人气不一般。当然,这份人气并非生而有之,变局出现在两年前:2018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同康医院医联体成立,成为上海首家三级医院与社会办医机构建立的医联体,双方立志破解一道民生难题——大城养老。

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上海在持续密织养老网络之时,如何做实、做细老人的获得感?实现老有善养,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机构之间能否探路新的合作模式?可以说,仁济医院的探路,为真正迈入“善养时代”提供了现实样本和参照。

满足老人“健康长一点,痛苦短一点”诉求,要有爱心更要有硬核技术


同康医院、同心护理院仅一墙之隔,实行一体化管理。这里不像医院,随处可看到老人们在花园里遛弯,而非躺在床上一病不起。90岁的老张爱看报纸,年初疫情最严峻时,这里采取严格进出制度,但他依旧雷打不动地要跑收发室问:“报纸到了吗?”很快,护士们记住了这个爱读报的可爱老头,尽量帮他取报纸。

老陈从国外归来,之前有过两次脑梗,被成功救回来后,如今打算留在上海养老。“这里就是一个老年朋友圈,大家背景不同,要互相理解。”

到病区走走,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医护人员与老人的关系也不像普通医患,更像是家人,连环境布置也以“家庭式”元素主打,读报区、康复训练室一应俱全。

“老年最后的时间有两点诉求:健康长一点,痛苦短一点。”这是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听老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所以,在这个社会办医机构里,除了“爱心供给”,还有硬核技术加持。

70后内科医生岳凡,原在上海一家三级医院老年科工作,加盟同康医院后,干劲越来越足。“现在每周去仁济医院心内科学习,直接跟着大主任查房,看冠脉造影手术,这是在原来的三级医院接触不到的学习机会。”岳凡说,浸润于仁济这样的三甲医院,目睹更多复杂危重病例,眼界、技术双提升,也更有底气照顾好老人。

1989年出生的杨福玲已是同康医院门诊总护士长,在此扎根7年。同样通过在仁济跟师学习,她已成为同康医院第一个拿到PICC(一种导管留置技术)维护适任证书的护士。“病区很多老人有慢病,需要导管留置维护,以前不敢接纳这些患者,只能让他们去上级医院。”杨福玲的同事中,还有人去仁济医院学习造口护理、呼吸治疗护理、压疮护理等,都是老年护理的急需技术。

光提供床位远不够!三甲医院“科学输出”补齐养老服务缺口

上海的老龄化程度常年居于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据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相关预测,预计2050年本地常住老人总数将超过千万人。就在今年10月,2020年上海的26个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前

“交卷”。根据市民政局的消息,上海每年都提前超额完成养老实事项目。比如,从2018年开始,上海在每年增加养老床位7000张的同时,还每年增加1000-2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养老服务需求缺口之大,可见一斑。为此,上海正全力为这道民生难题求解、探路。实践中,相关人士形成共识:养老服务靠治疗为主的公立医院体系是不现实的,社会力量是养老床位建设与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在上海,社会办医机构正以目之可及的速度加入“养老服务圈”。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养老产业纵然前景广阔,但这是一个涉医疗专业领域,不是光提供一张床这么简单,要守住“安全线”,才有真正的发展。

仁济医院与同康医院的“相遇”,正基于该“痛点”。2012年末,作为上海4家郊区新建三级医院之一,仁济医院南院区落户闵行浦江镇,并快速结合区域健康资源布局,创新构建了“1+X”多种模式医联体。尤其是2018年4月,“仁济医院南院-同康医院医联体”诞生,开启上海公立三级医院携手社会办医机构建立联合体的先河,一系列新工作由此拉开。

同康医院老年患者多,跌倒发生率高,“致残、致死、费用高”成为三大难题。为此,仁济医院南院区护理部牵头,建立医联体内高危跌倒不良事件呈报同质化管理,开展系列专题培训,率先提出“0伤害”跌倒预防目标。

同康医院一度医护流失严重,这是民营医疗机构的普遍困境。2018年底,仁济医院南院区决定启动为期三年的医联体“导师制专项技术人才规范化培养”项目。项目背后,是实打实的支持。该人才项目每年投入100万元,首批13名学员通过“打擂台”的方式产生。

“仁济医院并未满足于通过严格规范管理、专家下沉等举措使民营医院的医疗质量迅速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从长远计,想方设法为满足社会全生命周期大健康服务体系需求、为社会办医机构培养和留住一批专业过硬的老年医疗护理人才。”仁济医院副院长李劲告诉记者。

留住人才,更守住万千老人的“最美夕阳”

2020年5月,仁济医院南院区组织对13名首批学员中期考核,学员中已有5人成为科室业务骨干,2名护士成为护士长,1名护士成功申报“中德国际伤口师”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学习。

仁济牵头在同康医院先后开展包括医疗、护理、服务、管理在内的18项临床质量专项改进项目,其中,预防老年人跌倒项目收效最显著,跌倒发生率同比下降75%。如今,仁济南院区神外科、心内科、老年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专家每月与同康医院会诊10余次,为老人开辟手术“绿色通道”,真正实现“诊疗手术在三甲,康复养老回机构”。

咬定“硬骨头”,实打实的改变慢慢呈现。在成立医联体后,同康医院医护离职率明显下降。2019年,护士离职率仅3%,远低于上海社会办医机构的离职率。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管理指导,同康医院医疗业务收入合理增加,医保扣款下降,门诊均次费首次下降,患者满意度提升。在此期间,同康医院在上海市老年护理质控中心、闵行区护理质控检查等常规检查、技能比拼中斩获佳绩,令人刮目相看。

有专家认为,仁济医院与社会办医机构探索建立的新型医联体,率先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突破医疗机构所有权分类限制,将非公医疗纳入医联体范畴,针对性开展人才培养、质量改进等活动,体现了市级医院着眼区域人群健康的开放胸怀。

此外,通过融合区域内各种形式的健康服务资源,将公共卫生、养老和健康保险等健康服务产业纳入医联体范畴,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老年人群健康服务品质,还能将区域健康资源有效整合,从而更好地构筑“区域健康服务生态体系”。

仁济医院的创新医联体模式获得了很多赞誉,但如医院方面所言:主要还是希望由此补齐社会办医的医疗技术与管理上的“短板”,为新医改积累新经验。而最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守住万千老人的“最美夕阳”,回应养老这道民生大题。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编辑:范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善养中国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info@lovebabamama.com)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