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城市更新要有科学态度、人文温度与绣花精度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24-01-05
字号: [小] [大]   
来源:中国建设报 时间:2024-01-05

赵文斌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上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加优良的人居环境。近年来,各地出政策、抓试点、抓项目,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要做好城市更新各项工作,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科学态度、人文温度和绣花精度,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城市更新要有“科学态度”

首先,要尊重规律、因势利导。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探索一条生态优先、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要科学开展城市体检,用“城市生命体”理念对城市病进行“把脉问诊”,精确诊断“城市病”根源症结,形成问题清单,制定适宜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系统有序推进“城市病”治理。要形成更新促进发展、发展反哺更新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治理“城市病”、补齐一老一幼等设施“短板”、打造儿童友好空间、推动完整社区建设、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促进城市发展,再以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反哺城市更新的前期投入。

其次,要各具特色、因地制宜。要留住城市(或片区)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让城市(或片区)更具特色、更有品位,杜绝“千城一面”“奇奇怪怪的建筑”。要遵循“一城一策”“一地一策”原则,面对复杂多变的现状条件,善于“抽丝剥茧”,对既有资源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入发掘、阐释、提升,并通过既有空间加以转化、展现、创新,避免盲目照搬及模式化、套路化。要保护自然特色,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防止破坏地形地貌和自然植被,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展现城市发展的最美画卷。

最后,要运营前置、量体裁衣。将运营前置到策划阶段,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为项目提供更贴合市场需求的建议和意见;将运营前置到设计阶段,更好地考虑市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为项目的创意性、故事性、互动性提供更人性化的设计和更高效的管理;将运营前置到实施阶段,可以更好地调整和完善项目,为人民提供更优质、更持续的服务和体验。

城市更新要有“人文温度”

首先,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多方需求。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协调不同产权主体、利益相关方开展对话、沟通、协商,并特别关注老人、幼儿、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需求,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公义。要以好房子为基础,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从侧重物质空间更新转向高品质物质空间与百姓人文关怀二者并举。

其次,要传承历史文脉,守护乡愁记忆。要保留那些具有特殊价值、承载乡愁记忆的建筑、街道、植被及城市肌理,守护城市历史文脉的根与魂。要保护那些与城市密切相关的绿水青山,通过城市设计梳理山水、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城市历史文脉的形与神。要留住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原住民,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现“留人、留形、留神韵”,彰显城市历史文脉的本与源。

最后,要留足生态空间,实现开放共享。统筹生态与城市两大系统,从面上留足生态空间,发挥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价值,让城市结构更加生态化。推动城市绿道建设,从线上完善生态空间,用蓝绿空间为主的绿道将各个公园连成线、串成网,提高生态空间的整体性、关联性。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从点上优化生态空间,通过景观设计为小微空间赋能,植入主题、营造场景、补绿增绿,将生态空间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

城市更新要有“绣花精度”

首先,工作要细,下足绣花功夫。要用脚丈量场地及周边相关区域的每一寸土地,走遍一角一隅、知晓一砖一瓦、熟悉一草一木。要用心沟通项目涉及的每一位产权人或利益相关方代表,摸清真实诉求,为项目精准定位、选对主题。要用手描绘设计方案的每一个细节,将宏伟蓝图深化成“工笔画”,明晰“留改拆”边界,体现合理诉求。

其次,下手要轻,运用修补手法。要正视新旧建筑、新旧空间之间的混搭常态,从美学、风貌、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找到客观、理性的价值判断方法,找到新与旧之间的平衡状态,避免一味地拆旧建新。要将新的建筑和空间轻轻地“嵌入”既有城市肌理之中,运用修补、织补的手法达到新旧的融合,最终实现项目的整体提升。要遵循轻量化、少用材、低成本的建构逻辑,尽可能减轻对既有建筑空间的破坏,鼓励循环利用既有建材及构件并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或场景,实现新与旧的时空对话。

最后,设计要巧,倡导陪伴式服务。在谋划立项阶段,陪伴式服务团队可协助业主开展项目调研、策划、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及报审,保障项目顺利决策立项。在工程建设阶段,陪伴式服务团队可配合业主、施工方、监理方开展专业咨询、施工现场服务、工程采购、图纸修改等工作,保障设计效果精准变现。在运营维护阶段,陪伴式服务团队可协同业主、运营方定期开展阶段性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并及时提供专业培训或指导,确保项目能够持续、稳定推进。

作者系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