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走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3-04-19
字号: [小] [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3-04-19

  人口老龄化问题历来是联合国的重要议题。2023年1月,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老龄化社会中不让任何一人掉队”》(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趋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增加一倍以上”。《报告》在介绍当前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础上,对世界各国制定人口老龄化政策提出了建议。

  联合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不同时期推出了多项行动计划或政策文件,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连。这些计划或文件涉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多个方面,包括健康、营养、教育、住房、社会福利等。可以说,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既是严峻的挑战,也为社会发展与变革带来了机遇。2015年,联合国所有会员国一致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维度,尤其关注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弱势群体。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下,联合国大会于2020年5月宣布2021—2030年为联合国“健康老龄化行动十年”,该十年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时间一致。可见,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到21世纪中叶的未来几十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关键时期。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等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实施智慧养老政策,传承孝亲敬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我国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人口发展战略进行有机统一考量,全面优化生育政策;将落实积极老龄观与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紧密结合起来,助推老年人才红利的形成;切实加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在社会各界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利用科技革命为老龄社会治理带来的新资源,大力促进“银发经济”和适老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完善和优化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了多元主体责任共担、人口老龄化风险梯次应对、老龄事业人人参与的新局面。实践证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党和国家在正确把握人口发展大势和老龄化规律基础上,着力推动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正确选择。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中,还需关注以下方面。第一,大力推进地区发展平衡。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协调,应注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发展。第二,持续完善养老保障与长期护理。近年来,我国在养老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需进一步完善,同时健全老年人健康医疗保障。第三,高度重视长期患病老年人,尤其是重点关注农村地区老年人及长期患病的老年人群体。第四,继续加大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力度,加强全龄阶段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高度重视。第五,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老龄化,开展终身学习与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全方位社会参与,打造老年友好型就业环境,深入落实“积极老龄观”。第六,发展“银发经济”,探索老龄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需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服务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把加强我国老龄工作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为人类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