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 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385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官网 发布时间:2022-11-06
字号: [小] [大]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官网 时间:2022-11-06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

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385号提案的复函

民革市委会:

贵委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成渝经济圈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提案》(第0385号)收悉。非常感谢贵委对成渝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经与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医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11年,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成渝地区区域规划》。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成渝协同发展的规划思路。近年来,成渝两地在养老服务方面不断地加深合作,为唱好“双城记”贡献了力量。

一、推进情况

(一)建立合作协调机制。一是搭建总体合作框架。我局先后与四川省民政厅签订《成渝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成渝黔三省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和《川渝民政合作框架协议》,互惠合作协调机制初步建立。二是共同研究具体合作。为全面落实成渝两地党政联席会议精神,召开成渝两地民政部门深化民政领域合作座谈会,进一步研究商讨成渝养老服务合作事宜,为推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先后联合印发《2020川渝民政合作重点任务清单》《2021年川渝民政合作重点任务清单》,明确标准统一、人才培养、协商会议等养老服务领域15项重点任务;与四川省民政厅、成都市民政局对接协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各自规划中。三是充分调动区县政府积极性。綦江区与攀枝花市签订《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加强康养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渝北区与广安市合作,以“一地认证,两地认可”为目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认证互认工作,推进渝北区、广安市两地养老护理员享有同等优惠政策;合川区与广元市、南充市携手共建嘉陵江流域转型发展示范区,“万达开”建立养老服务定期交流学习机制,在养老服务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二)共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利用每年成渝两地老博会契机,坚持以展会活动为媒,举办高层、行业论坛等活动,集中宣介成渝两地养老服务政策和营商环境,有效搭建起两地经验交流和供需对接平台。邀请四川省民政厅、成都市民政局参加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十六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调研考察了重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等工作情况;召开川渝养老服务工作对接会、川渝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发布《川渝养老服务发展蓝皮书》,合力推动川渝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二是促进两地养老机构业务交流。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和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实训基地)建立了常态化交流机制;邀请四川相关人员参加智养驿站社区自助养老智能终端首发仪式,对接相关合作事宜;组织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合展、百龄帮、宏善等养老机构相关人员参加成都老博会及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秀医养康养领军人物/服务项目推介活动;通过公布政策投资清单等方式,开展养老服务业务牵线搭桥,先后支持泰康集团、九如城、迪马常青社、合展等大型企业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在成渝两地均建设养老机构和项目的企业已有11家。

(三)合作打造西部养老服务创新发展高地。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级支持。会同发展改革、卫生健康等部门,组织指导大渡口区、垫江县、渝北区、铜梁区、綦江区申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争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综合创新试点,为成渝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向民政部请示汇报2次,请求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全覆盖,支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面试点,支持在重庆设立西部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二是推动设立西部失能人员照护中心。组织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人才联合培训及技能评定,完善成渝两地管理、服务机构多层次联系机制,支持成渝两地养老服务业学习交流相关工作。

(四)促进两地养老服务发展。一是完善两地养老保险对接。市人力社保局与四川省人力社保厅按照人社部有关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事宜规定,共同梳理了川渝两地职工养老保险补缴政策,研究《川渝灵活就业人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办法》制定与发布时间计划。二是加强两地养老服务技能人员培训。市人力社保局组建了川渝职业技能培训专家咨询委员会,把养老服务作为重要内容,将技能人才培养协作作为重要内容,会同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渝人社发〔2020〕124号),2020年至2022年,养老护理员计划培训6万人次;2019年以来,全市人力社保部门开展相关补贴性培训9万余人次,补贴资金1.3亿元;三是“川渝通办”养老机构登记备案事项。我局印发《关于做好“川渝通办”养老机构登记备案服务事项的通知》(渝民〔2020〕229号),联合四川省民政厅制定《川渝两地养老机构设立备案办事指南》,做实养老机构备案川渝通办,支持社会企业在成渝地区推进普惠型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0年以来,重庆汇橙、凯尔、龙湖等养老企业到成都市建设运营养老服务设施,成都寿而康到潼南建设运营养老服务中心,引进泰康之家•蜀园运营团队打造泰康之家•渝园养老服务项目。

虽然,双方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正如贵委在提案中所提到顶层设计、区域发展、政策扶持、供给体系、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还需继续加强合作共建。贵委在提案中,给我们提出的建议非常符合当下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二、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统筹规划统一布局。一是注重顶层规划设计。建立成渝地区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坚持规划先行,健全成渝两地养老服务规划编制协同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把两地合作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协同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纳入各自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统筹规划区域养老产业布局,推动实现养老资源均衡分布、合理配置。二是共同编制空间布局规划。结合国家正在推行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按照人均用地不低于0.2㎡,编制成渝两地专项布局规划,并纳入成渝经济圈空间布局规划,提升养老服务空间布局层次和水平,保障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满足成渝两地普惠型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需要。三是合作规划养老服务建设项目。针对成渝两地的发展特点,突出优势互补的原则,统筹规划设置两地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立足两地山水田园等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居康养小镇,做活两地旅居康养产业;依托大足区老年产品用品交易中心,集聚成渝两地养老服务产品用品、智能辅助器具等终端产品企业,建立研、学、产、销一体化发展体系,为两地老年人提供高端智能的老年生活用品。

(二)构建开放互融的市场体系。一是推进养老服务标准互认。以“统一标准,一地认证,两地认可”为目标,共同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标准,逐步建立健全成渝两地统一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标准。梳理成渝两地现行的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修订完善成渝两地通用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其结果互认通用。二是推进养老服务政策共享。统筹完善养老服务运营补贴和老年津贴制度。协同区域内养老机构、企业或社会组织同等享受当地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补贴、土地保障、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试行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制度,开通成渝两地养老服务“一卡通”,实现“养老扶持政策跟着户籍老人走”。探索支持成渝经济圈社会保障制度的同城化,实现区域内居民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互认和衔接。三是推进养老服务市场融合。探索共享准入资质,在成渝两地任何一方登记注册的机构,可直接在对方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制定区域内产业资本和品牌的市场指引,联合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和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评价。探索设立养老服务业发展基金,对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养老企业进行扶持。建立完善成渝两地护理员评定制度,遴选专业机构予以评定互认,并按要求享受岗位津贴和人员补贴,实现两地养老服务人才合理流动共用。

(三)推进养老服务区域一体化。一是促进信息数据互通共享。探索“互联网+养老”,整合成渝两地养老服务大数据资源,打造成渝经济圈智慧养老大数据云平台,推进智慧养老数据、信息、接口等统一,实现两地养老服务政策标准、信息、资源以及基础数据等多层面的开放共享,精准对接养老供给与需求,为协同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服务。二是推动执法监管互联互动。建立成渝两地养老行业综合监管机制,完善养老诚信系统和失信登记制度,健全服务质量监测和信用评价体系,两地联手重点监管列入失信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建立异地处罚通报机制、防范联动机制,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养老服务机构实施区域内行业准入限制,共同打造监管网络,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三是打造一体化企业培育平台。继续支持举办成渝两地的老年产业博览会,按照差异化、互补性原则确定展览主题,展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政策、新产品、新理念、新技术,增强老博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打造养老产业发展平台,培育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广和示范带动作用大的连锁型龙头企业,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壮大、水平提升。

(四)健全共建共享统筹合作机制。一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成渝地区经济圈大框架基础上,以西南养老服务联盟为依托,建立完善成渝两地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共商共议机制。定期召开成渝养老服务发展大会,每年选择一个成渝经济圈的城市、一个主题,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及市场主体“华山论剑”,提出成渝两地共建共享的具体举措和养老服务发展年度报告,为成渝两地社会主体提供政策指引,为老年人提供消费指导。三是建立改革试点合作机制。加强养老服务领域示范试点合作,共同发展普惠养老试点机构,为成渝两地老年人提供价格实惠、品质保障的养老服务;共同探索完善“时间银行”等制度,构建两地一体互认互助养老服务体系;差异化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两地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共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探索建立联合定向培养机制。鼓励支持高职院校开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培养。支持大型养老机构与高职院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减少专业化人才流失率,快速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年轻化建设。探索养老机构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机制,依托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养老服务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康养产教一体化培养模式。二是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大纲和培训考核标准,加强养老服务师资力量培养,组织开展养老服务高级研修班,督导各区县认真落实《关于深入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计划组织养老服务人员专题培训200期,培训在职在岗养老护理员2万人次,培训管理人员2000人次。依托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培训,提升老年社会工作者实务技能。支持社会力量或高职院校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工作。稳步开展职业技能评定工作和养老服务人才技能竞赛,树立养老服务护理人才榜样,增强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三是建立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增长机制,建立与护理员等级评定挂钩机制,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或职业年金机制,支持养老机构探索养老护理员文化教育、旅游度假福利保障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积极支持推动多层次养老护理员稳岗措施,稳定吸引养老服务人才队伍。2022年力争引进养老护理员2000名、院长或主管100名。四是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双方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养培训方面的合作,指导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培训项目(职业、工种)。


此复函已经我局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委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送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贵委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    


重庆市民政局        

2022年4月20日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