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为什么衡量一国文明程度要看老人的态度?

来源:儒易心经 发布时间:2023-12-09
字号: [小] [大]   
来源:儒易心经 时间:2023-12-09

孟子将伯夷和姜太公称为“天下之大老”,当然与今之“大佬”不太一样。

今人说到“大佬”一词,往往联想到黑道大哥。当然,也有人将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或最具权势与声望者称为“大佬”。而孟子口中的“大老”,主要指德高望重的老人,被一方百姓视为可信赖的长者。

伯夷和姜太公,是当时天下最受尊敬的长者。他们的价值观,对天下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善养老者”的伟大民族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孟子说:“伯夷躲避商纣王的暴政,在北海之滨生活。听说周文王很有作为,高兴地说:‘应该去投奔西伯啊!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姜太公躲避商纣王的暴政,在东海之滨生活。听说周文王有所作为,高兴地说:‘应该去投奔西伯啊!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

这两位老人,是天下最有声望的长者,他们投奔周文王,就等于天下做父亲的都投奔了周文王。既然天下做父亲的都去投奔,他们的儿子还能往哪里去呢?诸侯之中如果有推行周文王之仁政的,用不了七年,一定可以成为天下的领袖。”

什么是有所作为?在伯夷和姜太公眼中,“善养老者”就是有所作为。这与现代人所理解的建功立业大相径庭。


“善养老者”,孝道传家,这是“仁政”最鲜明的特点。孟子说过,“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仁者,人也。所谓“仁政”,简单地说,就是让人活得像人,可以拥有人的温暖和尊严。如果一个族群不能养老者,那就是野蛮的文明。

尽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有着“弃老”、“贱老”的习俗,但是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当华夏先祖点亮了人性的光辉,一个伟大的民族诞生了。这就是“善养老者”的中华民族。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如今的世界各国,你会发现,很多国家仍然不能称之为文明国家。而早在五千年前,舜就以孝道闻名天下了。到了三千年前的商周之际,天下的文化精英已经开始用是否“善养老者”来评价一个政权的优劣。

然而,作为文化精英的伯夷和姜太公,他们投奔周文王当然不只是为养老,而是与这个政权合作,获得施展才学的机会,为天下百姓造福。


周文王泽及枯骨,何况人乎

朱子认为,“文王发政,必先鳏寡孤独,庶人之老,皆无冻馁,故伯夷、太公来就其养,非求仕也。”但是,以伯夷、太公的名望和才学,来到周文王治下,可能置之不用吗?

周文王的确是一个理想的君主,他对百姓的仁爱,真诚而博大。不仅善养老者,他对枯骨都充满悲悯。

据说,百姓为他兴建“灵池”时,从地下挖出一具骸骨,不知是谁家的。文王得知后,说:“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一国之主。我固其主矣。”既然是周国的,就由寡人负责吧,要好生安葬。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周文王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人爬上了城墙,哭泣着对文王说:“我是都城东北角下的骸骨,希望你用国君之礼埋葬我。”文王在梦中就答应了这个人。醒来后派人去找,果然在东北角挖到一具骸骨。

文王安排大臣做准备,要用国君的规格来安葬这具骸骨。有人劝他说,这只不过是无主的尸骨,用大夫的规格就足够了,何必用国君之礼?文王说,我已经答应他了,怎么能食言?于是,最终以国君之礼安葬。

这就是成语“泽及枯骨”的由来。《吕氏春秋》说,“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文王的盛名,正是通过这样一些小事传播出去的。

有人认为这是后人杜撰的故事,意在劝善。也有人认为,即便故事是真实的,周文王也是作秀,是做给人看的。

无论如何,这个事故确实让人感动。如果一个政权对人性的尊重达到这样的高度,它一定是最好的政权,最理想的国家。

难怪伯夷和姜太公异口同声,“盍归乎来!”,一定要投奔“西伯”。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西伯”,是指商朝任命的“西方诸侯之长”,也就是地区老大。即,周国可以代表商王,对西方的诸侯发号施令,甚至有征伐大权。

也就是说,周国还是商朝统治下的诸侯国。当时的周文王还不叫文王,而叫西伯。“文王”的名号是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以后追认的。

商纣王残暴,天下百姓渴望仁政。当时唯有周国仁政爱民,是天下百姓非常向往的国家。但是,在当时的传播条件下,东方的百姓恐怕不容易听闻遥远的西方诸侯的情况。

而伯夷和姜太公都是东方或东北一带的知名长者。这两个人,年龄大,德望高。孟子称其为天下之父,是说他们有资格代表百姓的父亲。

如此知名的长者,提出要归往西伯,对东方的诸侯和百姓必然产生重大的心理影响。朱子说,“既得其心,则天下之心不能外矣。”又说,“萧何所谓养民致贤以图天下者,暗与此合。但其意则有公私之辨,学者又不可以不察也。”

为政者,重在得贤人辅佐。如何吸引贤人来呢?萧何说“养民致贤”,即仁爱百姓,让他们生活过得好。远方的百姓也愿意归往,贤人也自然向往这样的国度。来的人多了,各种人才也会夹杂其间。

当然,萧何是有意的策略,其目的就在于“天下可图也”。周文王则无此私心,只是纯粹的仁心发用。

有私心者,“养民致贤以图天下”的萧何之策,尚能帮助高祖建立一个伟大的汉朝,更何况没有私心的文王之政呢?

孟子说,“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之前孟子还说过,“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时间更短。可见为政不难,难的是如何克服君主的私心。

写在最后

老无所依,是人类心中深深的恐惧。在蛮荒时代,物质条件供应不足,老年人要让出食物给年轻人。族群为了存续繁衍,不得已采取“弃老”的策略。直到现在,民间仍然有“六十不死就活埋”的传说。

不养老,这在动物界是很正常的现象。而在人类早期,也可以理解。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能力获得食物就生存,没有能力了就自生自灭。

这就是丛林法则,强者生存。但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人性的温暖与尊严。每个生命个体都应该被尊重,无论他是强者还是弱者。

周国的祖先是后稷,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业部长。所以历代周国的君主,都非常重视农业。农业的发展,使百姓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具备了“养老”的物质条件。

同时,周国继承了从尧舜开始的孝悌文化,提倡尊老敬老的风尚。当然,如果深入探讨,其中还包括从殷商时期的鬼神崇拜到周代的祖先崇拜的转变。中华民族逐渐抛弃对神秘力量的信赖,转而依靠人类自己。

这样的文化,让人不再恐惧年老,反而可以享受作为老年人的尊严。人心便更加安定,幸福也就在其中了。

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是否可以从古老的传统中获得一些启示。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