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老有善养:这顿热乎饭,让无锡更温暖!

来源:无锡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19
字号: [小] [大]   
来源:无锡日报 时间:2023-11-19

这顿热乎饭,让无锡更温暖!

气温下降到个位数,各个惠老助餐点的饭菜温暖如常。这几天,惠山区 " 惠爱厨房 " 项目运营负责人何建华也关注着天气的变化," 无论天气几度,都要保证这顿饭到老人手里是热乎的。"

从中央厨房单份分装好、装进保温箱,统一配送到各爱心餐厅和社区助餐点,老人来取时再放进单独保温袋—— " 一餐热乎饭 " 的当日旅程,是无锡 " 锡心香伴 " 惠老助餐城市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

让老人用好 " 一餐饭 ",在无锡开题已久,而自 " 锡心医养 " 社区居家 "332" 服务行动开展后,助餐服务进入数质加速提升阶段。

目前全市实际建成并投入运营 133 家助餐中心、619 个社区(村)助餐点,日均就餐 2.7 万人次,其中今年新增 33 家助餐中心、57 个助餐点。

这些点位已实现全市街道(镇)全覆盖,覆盖率达 177%;社区覆盖面超 55%,在全国、全省城市中均处于领先方阵。

无锡已把惠老助餐纳入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指标之中,这折射出一座城市对 " 老有善养 " 的深厚笔触。

近期,本报记者循着助餐点位探究这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 " 加速度 ",看到面上覆盖、点上夯实、模式探索、社会协同的亮点与实践,更感受到一餐热饭与一座城市温度之间的深度关联。

一道高质量发展 " 抢答题 "

科学算法让这餐饭 " 叫好 " 又 " 叫座 "

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不是一道新题目,区域板块 " 算式算法 " 值得观察。

蒸蛋饺、木须肉片、咸菜绿豆芽、老黄瓜番茄汤、杂粮饭,荤素搭配、膳食均衡。这是记者 11 月初在惠山区前洲街道中央厨房看到的菜品,当天 10 点第二批菜品已经出锅,而旁边的爱心餐厅里,已坐了不少来用餐或取餐的老人,聊天之间拇指翘翘," 蛮好个!"" 只要来领领,享福了。" 爱心餐厅有橙色门头,宽敞明亮,浅卡其色饭桌搭配浅绿色圈椅,配以扶手等适老化设施,这在惠山区是惠老餐厅的 " 统一标配 "。

全市养老地图里,惠山区是实现助餐点位街道(镇)、社区(村)全覆盖的板块。" 全区从原来每天 1500 人左右用餐,发展到如今注册老人超过 9100 人,每天用餐近 5000 人,已实现全区 80 周岁及以上老人和特困老人群体全覆盖。" 分管民政的惠山区副区长田红保,这一年多把助餐作为工作的 " 优先级 " 项目," 投入 3000 多万元、协调会开了十几次,就是想真正解决好老年人的吃饭问题。"

日就餐数是原来的三倍多,注册数涨至六倍,背后是 " 算法 " 适配。

其实,惠山区曾一度面临过 " 叫好不叫座 " 的问题:有需求的老人周围没有助餐点,有的助餐点就餐率不足。

经过调查研究,该区决心在科学布局和品质提升上双管齐下。布局上紧扣几个核心数据进行 " 计算 ":每街道至少一个 500 平方米以上中央厨房;餐厅和点位需满足老人步行 15 分钟能到达。由此算出,在保留原有 27 家爱心餐厅的前提下,需新建 6 个中央厨房、40 家爱心餐厅。如今全部 " 补齐 ",另可加 2 元送餐上门,以此完成全覆盖网络。

品质上则是关键 " 算式 ":统一。从视觉形象、硬件设施,到膳食标准、食材采购、操作标准、安全检测、物流配送、服务规范全区统一,以全区助餐服务标准化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不仅是惠山区,全市各板块的助餐均进入 " 加速 " 状态。" 这是一道抢答题,我们破除部门壁垒,8 个板块和民政、财政等多部门合力攻坚,要把这道题答好。" 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莺歌介绍,去年,无锡把 " 锡心香伴 " 惠老助餐攻坚行动作为全市 " 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 ",列入 " 为民办实事 " 项目,还作为市对区高质量考核指标强力推进。

为此,无锡已在全省率先出台《无锡市社区(村)长者助餐点建设规范指引》《无锡市养老机构膳食服务工作指引》,先后制定出台了《推进区域性老年人助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推动 " 一餐饭 " 的温暖抵达。

四种因地制宜的 " 主流模式 "

需求导向让 " 表情包 " 成 " 风向标 "

助餐点位的科学布局、品质提升,解决就餐率、覆盖面问题。具体点位上的 " 状态 ",却让人看到因地制宜的工作考量。一个街道、一个社区都有着各自的实际情况,在采访中可以感受到各地正探索 " 自己的模式 ",而指向则一致:想尽办法让老人展笑颜。

哪怕是一个烧菜的细节,也是从老人需求上考虑的。新安街道的助餐中心设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 客流 " 有保障。

家住新安花苑的周小玉是上海户口," 以前外地户籍不能在这里用餐,今年听说对常住人口开放了,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周小玉今年 85 岁,随先生来到无锡," 生活在这里很幸福,这里饭菜好吃,我都不想回上海了。"

新安街道助餐中心运营负责人韩琦介绍说," 我们发现不少老人喜欢吃包菜叶中间那根粗茎,而且老人口味偏软烂,我们厨师烧包菜的时候就会多烧点时间,老人吃得满意,我们也开心。"

既是一顿顿饭,也是一个村的邻里深情。在宜兴善卷村,70 周岁及以上的本村老人可以到助餐中心就餐。现场看到,饭厅里整齐摆放着 30 张四人桌,中午基本坐满。

" 善卷村有上东村和下东村,一开始发现上东村的村民来的多,原来下东村有些老人的家离助餐中心远,最远的要走 20 分钟。于是买了辆接送车,每天接两趟,来吃饭的老人就越来越多了。" 善卷村工作人员罗卉讲了个 " 距离 " 的插曲。

当天在助餐中心外的露天长廊,88 岁的李红仙和 85 岁的周凤英坐在一起晒太阳," 人多热闹,菜也合口味,吃完还能聊聊天。" 李红仙乐呵呵地说。

62 岁的王兰英从 2017 年开始来帮厨,工作日早上 6 点半就忙开了," 我也要老的,现在有余力就来烧饭。我们村这个助餐中心很受欢迎,别的村都羡慕我们。"

" 原居养老 " 是目前九成以上老人的选择,在家门口需要的养老服务是多元、动态的。在许多助餐中心的反馈模式里,老人的 " 表情包 " 就是 " 风向标 ",他们满意不满意是核心标准。

从全市来看,助餐模式较多元,哪些比较受青睐?四种模式较为 " 主流 "。

➤其中包括,政府统一规划供给模式:以惠山区为代表,全区建立 " 中央厨房 + 爱心餐厅 + 助餐服务点 " 的三级网络,特色打造体系化、标准化、品质化的助餐品牌。

➤养老服务设施延伸供给模式:主要是各地依托街道、社区现有养老设施嵌入助餐服务,让老人能同时同地安享休闲活动与平价餐食。

➤企业业务衍生供给模式:由各级民政部门引进相关企业,基于企业既有运营优势,拓展助餐业务,政府给予相关补贴。比如宜兴周铁镇助餐中心引入餐饮企业参与老人助餐,梁溪区汉悦助餐中心、新吴区耘林助餐中心等都以不同方式为老人就餐提供选择。

➤而集体经济自发供给模式也较为典型:如善卷村一样,部分社区、村将集体经济营收作为助餐基金,场地、人力等资源都在村内配置。

模式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否、用心与否。可以说,在社区居家 "332" 服务行动实施过程中,助餐服务更丝滑,尊老敬老之风更盎然。

目前,我市根据区域性助餐中心日均惠老助餐量,市区两级给予每家每年最高 15 万元运营补贴,最高 5 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为高龄、特困、残疾、失独等特殊老年群体发放每餐 1 — 10 元的阶梯型就餐补助。

三方协同发力的 " 系统工程 "

注入活水让长者餐 " 真香 " 更 " 长香 "

惠老助餐并非一次性工程,需要全覆盖更要可持续。

当前," 锡心相伴 " 惠老助餐攻坚行动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有力,我市助餐点位的扩容还在继续,覆盖面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已形成了 " 政社企 " 三方发力,政府主导、需求激活、社会参与、供给扩容 " 四环 " 紧扣的 " 无锡模式 ",相关举措也得到了国家部委、省相关部门认可。

当前助餐覆盖面的持续扩容正在继续,从街镇的 " 全覆盖 " 迈向社区 " 全覆盖 " 已是可望。下一步,抢答的落点在哪里?如何让长者的餐盘 " 真香 " 且 " 长香 "?现有的实践已给出一些答案。

全程智慧化,提升精准度。在灵锡 APP 的养老地图上,一些助餐点正在陆续上线。预计到今年底,已建成运营的街道(镇),社区(村)的助餐点位都会进入这张地图。老年人及家属可以点击查看,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助餐点。我市在惠老助餐管理方面还引入智慧健康养老云平台,将全市惠老助餐信息集成于数字系统,可以实现老人刷卡用餐,数据精准分析,补贴精准发放。作为物联网之城的无锡,也将探索 " 互联网 + 明厨亮灶 " 等监管模式,以全程智慧化来推动惠民助餐服务的迭代升级。当前,惠山区已实现了各乡镇、街道助餐的 " 一卡通 "。

力量集约化,提升参与度。政府、企业、社会合力构建的 " 无锡模式 ",也期待注入更多惠老活水。不仅要提高政府的支持力度,也要提升慈善力量等社会的参与度。在走访点位中,可以发现一些地方已设计惠老助餐慈善爱心项目,在部分工业底子较厚的街道、镇,一些企业家、乡贤也主动加入到助餐捐赠行列。通过各级慈善基金会和公益组织,汇聚更多社会力量,为老人 " 多添一道菜 ",不失为可复制、可持续的暖心举措。在场地、人力等方面,也可挖掘闲置空间灵活使用,整合志愿者、网格员、社区联动单位等各方面的力量。现在,一些社区就是通过志愿者、保洁员、保安等完成 " 最后一公里 " 的送达,让不方便出门的老人吃上热乎饭。

内容丰富化,提升满意度。" 除了助餐,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这是在采访中多次听到的 " 自我拷问 "。有相当部分的助餐中心对供餐已 " 得心应手 ",探索提供 " 增值服务 "。比如,由国企提供服务的社区助餐中心,捎带上提供包子,老人们觉得方便——既拿了午餐,还把 " 第二天的早餐解决了 "。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在老人们等拿饭时,教他们如何用手机看公交,坐地铁。有的运营方则正尝试 " 细节 " 突破,定期提供生日餐、特色菜,增强就餐 " 吸引力 "。

" 老年人助餐要办到老百姓的需求上,这个工程需要攻坚,也需要考虑长远。" 市民政局局长周立军也多次走进助餐点调研,他表示,我市将探索形成多元化、稳定性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投入、引导助餐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品牌,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让更多的老年人吃上吃好健康餐、温暖餐。

家家都有老

人人都会老

关心老人的生活

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未来

来源:无锡日报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